宪政的妥协——成功立宪的前提——以1921年《湖南省宪法》的制定为例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 as a contract, is the result of mutual negotiation and compromise among the stakeholders of all parties. In the process of formulating the provincial constitution in 1921, the provincial constitutional review will be broken down because of the deadlock between the constituent parti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vincial councillors and the method of provincial governor election. The draft constitution was nearly aborted. Finally, due to mutual tolerance and compromise, the draft constitution was finally adopted. Therefore, constitutional compromise is not to steal Ann, but to "win-win." Compromise is a skill of constitutionalism and a prerequisite for the success of constitutionalism.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1;D929;K261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克峰;世界政党政治发展中的反对党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刘义强;民主和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吕微平;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当程序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燕;民主、法治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任军连;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人民权利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宋中亮;萧公权民主宪政观评述[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褚宸舸;“宪政”与“民主”的表达[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思川;通过法院的实践去推动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建设的构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夏娜;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县政府组织结构及其效能的考察[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春;中国第一部近代宪法—《鄂州约法》[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2 刘小林;论清末立宪思潮[J];玉林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宗志翔;毛泽东立宪思想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4 罗雪挥;;中央权力的立宪博弈:一盘没有下完的棋[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44期
5 严锐;;浅谈《美国宪法原理》中以人性为基点的立宪理念[J];法制与社会;2006年23期
6 马明玉;;《日本帝国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影响[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7 汪太贤;;清末官吏对立宪与地方自治关系的认识与表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4期
8 刘江琴;从宪政意识角度析民初有宪法无宪政的原因[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曾加;梁启超的法律思想新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郭绍敏;;清末宪政改革中的地方自治——以《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陈端洪;从晚清“仿行立宪”谈宪法的概念[N];法制日报;2002年
2 陈端洪;由富强到自由:中国宪法的价值取向与司法化的可能性[N];法制日报;2002年
3 ;走依宪治国之路[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易旺;康有为宪政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张琮军;综论清末民初“法治理念”转化的历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晓岭;桀骜难驯的权力—德国立宪艰难之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晓岚;清末民初立宪语境下分税制的立与变[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88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38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