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民族平等的宪法表述

发布时间:2019-11-15 10:32
【摘要】:民族平等可以界定为在统一的主权国家内部,各个民族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文化诸领域享有相同的资格、地位、权利和资源,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各国宪法都在文本上或通过宪法解释规范民族平等。调查发现,虽然大汉族主义思想依然存在,但是对"民族平等"的宪法解释也能够推导出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宪法规范,而且现行《宪法》序言中反对两种"主义"的表述容易对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以负面暗示,所以应当予以删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希恩;;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回溯[J];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治江;;20年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及启示[J];安徽史学;2012年06期

2 张三南;孙玉凤;;李维汉民族主义观述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年03期

3 杨四代;王秋实;;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看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慎重稳进”策略[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08期

4 王春焕;;邓小平关于处理民族关系三个论述的重大意义[J];西藏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民族思想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上官丕亮;宪法法部门初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2 王学栋;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姜峰;论我国宪法中人权条款的直接效力[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秦前红;论宪法变迁[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5 杜承铭;论宪法的弹性机制[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6 任兆银;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宪法变革轨迹及其启示[J];学术探索;2001年06期

7 李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性质:宪法的特别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实证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9 周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解释案例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单忠献;论我国宪法解释体制[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3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7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景宇;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3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完善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叶中;关于我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贲;解释宪法是法官的事,也是民众的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7 蔡定剑;宪法就是拿来用的[N];南方周末;2008年

8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胡锦光;宪法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N];人民法院报;2012年

9 王石川;“向宪法宣誓”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工人日报;2014年

10 王石川;“宪法宣誓制度”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济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6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鹏;论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意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超群;试论宪法思维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修铁;论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于广丹;美国宪法解释的创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田川;我国宪法解释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黄钰晶;从宪法变迁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亮明;劳动权的宪法解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阳红伟;中国宪法惯例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桑超;论我国宪法解释主体模式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伯君;浅析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及其宪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1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61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