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国家主席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3 12:28
【摘要】:国家主席制度是我国宪法中的一项较为独特的制度设计,这项制度关系到我国整个国家机构的权力分配与运作。作为一种独特的国家元首模式,国家主席制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1982年宪法制定实施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主席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为了具有实权的国家元首。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家主席制度的探讨,为中国国家元首制度和政体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引和参考。整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一些介绍,并简要地辨析了与国家主席相关的概念。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国以前中国的国家元首制度,主要是分析了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以及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在国家元首制度方面的选择和变化。中国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在农业社会形成的一种带有宗法色彩的专制集权的君主制度,该制度在古代中国发挥了一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在近代社会以来由于其始终无法解决权力滥用和皇权交接两大关键问题,因此陷入溃败。清末民初曾经对皇帝制度进行了有限的改造,尝试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是亦遭遇失败。民国建立之初,中国在政体模式的选择上,经历总统制和内阁制的轮换,由于各种原因亦没有成功,在民主转型过程遭遇了重大挫折。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1954年宪法所设计的国家主席制度。首先是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的主席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建国以来的国家元首都是单一元首制,并以朝鲜战争的决策为例,分析了国家元首的权力运作情况。在介绍1954年宪法所设计的国家主席制度时,重点探讨了宪法草案初稿中的国家主席设计。宪法中的国家主席制度在“文革”中被废除,并因是否设立继续国家主席产生了重大的争论。1982年宪法恢复设立了国家主席制度,本文就恢复国家主席制度的原因、变化及性质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国家主席的职权。在第一节中首先明确了“三位一体”制是当代中国的宪法惯例,对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显著的优点。在“三位一体”制下,国家主席的权力不断扩张,重新塑造了中国的宪法权力框架。第二节着重分析了宪法文本中的国家主席职权,主要是法律公布权、任免权和外交权。第三节探讨了国家主席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而言,本文认为国家主席应当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就与国务院的关系而言,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的权力基本表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现阶段国家主席的权力处于上升状态。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国家副主席制度及权力交接的问题。第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权力交接的模式、经验及教训;第二节中探讨了中国国家副主席制度的历史变迁、制度优势及国家副主席的兼职问题。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国家主席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一节主要分析了国家主席权力处于扩张趋势的原因,外交领域的日趋活跃、大众媒体的聚焦以及各种中央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立都不断扩大了国家主席的政治权威和实际权力;第二节探讨了目前情况下对于国家主席权力的限制因素,指出存在宪法法律上的正式限制及非正式限制,但是非正式的限制作用更大一些。第三节探讨了国家主席制度和民主转型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


本文编号:2564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64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