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政视野下的公民请愿权

发布时间:2020-03-21 05:54
【摘要】: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宪法后,公民基本权利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法学界的重视。公民请愿权作为一项古老的基本权利在推进民主宪政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法学理论界缘于认识上的偏差,并未将此项权利置于其应有之地位。本文从公民请愿权具有的宪政价值出发,主要运用比较、历史等研究方法展开论述。通过探索公民请愿权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分析我国相关规定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尝试完善我国公民请愿制度。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公民请愿权的基本理论。通过对有关公民请愿权概念的分析、与相关近似概念的辨析,更加明了公民请愿权的具体含义;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公民请愿权性质学说,进而界定其在现实语境下的参政权性质;从公民请愿权的宪政价值出发,阐述其在推动民主、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第二部分介绍域外公民请愿制度。探究公民请愿权的历史沿革,使我们明了其时代内涵;介绍域外公民请愿权的立法保护的有关理论及制度,希冀对重构我国公民请愿制度有所帮助。 第三部分分析我国有关公民请愿权的规定及缺陷。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我国宪法层面隐含的公民请愿权规定及实践运行形式;从理论及实践的层面探究我国有关公民请愿制度的缺陷。 第四部分尝试完善我国的公民请愿制度。分析从宪法层面保护公民请愿权之必要性及可行性,尝试论述将此项权利入宪;完善公民请愿制度,使这项权利从应然的神坛状态走向实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振坤;现代化国际经验述评[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2 李尚德;论俄罗斯中间道路的资本主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王维奎;小议公民社会公权力规范化[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2期

4 刘序盾;公共权力、市民意识与公民社会——由三个典型拆迁案例说开去[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6期

5 魏万宏;;入世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J];创新科技;2004年04期

6 刘华安;公民社会的内涵及宁波构建的现实资源依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张宏树,刘毅;媒介素养与中国公民社会构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李红亮;论非政府组织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刘良;;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初探[J];理论观察;2005年05期

10 杨萌;孙涵;;积极推进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宏强;;政府社会管理的前提及面临的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学升;羊震;;走近和谐: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多维性建构——以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制衡与互动为视角[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廖申白;;公职地位开放与有序社会流动——和谐公民社会的两个特征[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4 苗海强;曹海涛;;公民社会与中国农村[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洪瑾;;公共危机中的公民知情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秋菊;;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王宏斌;;中国的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明伟;;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永州市冷水滩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吕华军;关注、培育公民社会[N];湖南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周俭;红枫现象: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缩影[N];中国妇女报;2008年

3 谢海定;公民社会与社团组织的繁荣[N];工人日报;2002年

4 张丽霞;公民社会中的星星之火[N];中国社会报;2004年

5 俞可平;正确对待民间组织[N];北京日报;2006年

6 西铁城;“透明的口袋”,才能容放更多慈善的心[N];光明日报;2009年

7 高志民;增强公益慈善组织“造血”功能[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张志;民主社会的公民理应拥有常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9 记者 李斌 顾瑞珍;“公民社会”“小政府”[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邓聿文;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响;政府公民间沟通的信息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李海新;公民表达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尹保红;政府信任危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冰;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公民认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乃圣;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洪杏;行政问责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公民社会与新闻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万红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丽娉;当代中国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魏万宏;中国公民社会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5 张萌;欧盟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的途径及其影响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韩东旭;国民幸福的政治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马晓燕;变迁中的治理理念及中国实践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艳;中国公民能力的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石磊;公民社会的组织化与中国的宪政发展[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峗;试论“民生新闻”在构建“公民社会”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2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92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