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民事权利与宪政之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2:57
【摘要】: 若从戊戌变法算起,中国自近代宪政运动发生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严格意义上的宪政却是刚刚起步。即使是这样,这个过程也是曲折颇多,专政与民主总是反反复复。为何我们的宪政之路是如此艰辛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缺乏宪政成立的内在的基本要素。 西方宪政是在社会自身发展基础之上逐渐演变的结果,我认为这种演变的逻辑起点就是民事权利。我总结宪政形成的核心路线就是民事权利不断膨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状态,在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宪政的各项制度,诸如法律至上、有限政府、司法独立等。最后,宪政很自然就在西方形成了。 民事权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权利体系,而民事权利范围本身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膨胀。同时民事权利与宪政之间的关系大部分都是一种间接的关系而非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研究民事权利与宪政关系时如何找到一个切入点很是关键。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本人决定以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为切入点,作为论述民事权利与宪政关系的过渡。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本质及其法律属性[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2 宋皓;;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私权损害与保护措施[J];学理论;2011年17期

3 柳倩;;论宪政民主制中的“控权”思想[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4 王文龙;;劳服企业股份合作制百题问答(七)[J];中国就业;1996年02期

5 刘爱龙;;宪政中国及其当下法学任务——基于历史考察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卢宁;;著述巡礼[J];美国研究;2011年02期

7 冷华;;“四不”输官司[J];农家参谋;2011年07期

8 王永亮;李菁;;涉票据不当得利案件的审理难点剖析[J];人民司法;2010年22期

9 王建国;;答读者问[J];青苹果;2004年07期

10 陈道英;;从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看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协调[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赵学刚;刘波;;经济法域经济权利论[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翁贺凯;;“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审张君劢1930年代的民主观念和制度设计[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朋;;参与式预算:中国宪政民主的新实践——浙江温岭新河镇的案例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郑成思;;民法、民诉法与知识产权研究——21世纪知识产权研究若干问题[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6 张捷;;如此“宪政民主”[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7 王忠道;周茂军;;浅议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完善[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徐威;;谈谈民事诉讼中起诉权的条件证据与胜诉权的事实证据[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何强;;孙中山的宪政民主论及其价值[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焦秀侠;保障涉刑人员民事权利不能仅限于企业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2 张耀杰;1927年前后的革命与宪政[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丁洁琳;民事权利的限制[N];法制日报;2004年

4 石平 锐锋;维护合法民事权利 两起错案得纠正[N];检察日报;2003年

5 柴春元;中国的民事权利宣言[N];检察日报;2009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刘俊海;投资者期待:畅通无组的保护民事权利[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记者 曾娅;域名具有民事权利属性[N];人民邮电;2001年

8 马骋 本报通讯员 古文;帮罪犯实现民事权利[N];解放日报;2003年

9 张志明;宪政民主的屡试屡挫与民主新路的提出[N];人民代表报;2001年

10 水淼;中国民法对民事权利的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国伟;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2005年

2 张霄;罪犯民事权利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邓毅;宪政民主的道德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董书萍;宪民界分论[D];山东大学;2012年

5 匡敦校;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储建国;调和与制衡的二重变奏[D];武汉大学;2004年

7 欧修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与司法衡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李冬;生育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丹丹;商品化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关永红;知识产权一般效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本意;民事权利与宪政之互动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张梦夏;哈尔滨解放区民事权利的法律实践[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吴云山;民事权利正当性证成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刘丽君;论高等学校学生的民事权利及其保护[D];中南大学;2007年

5 王秀英;董事的民事权利、义务和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陈惠;刑事被害人的民事权利保护[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小俊;社会主义契约伦理对公仆意识的解读[D];山西大学;2006年

8 陈敬涛;违法建筑上的民事权利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9 屈万芳;论人格权的本质及其民法保护[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海林;论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0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10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e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