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3-24 04:13
本文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问题是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大规模农民涌向城市而产生的。而进城农民工子女依法所应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因受到相对滞后的义务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是缺乏保障的。而正如美国国民教育的倡导者杰斐逊所说的一样,“衡量教育能否造福一个国家或民族,不是取决于教育本身造就了多少杰出的人才,而是取决于本民族的教育能使更多的人受益,即能够使更多的人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不仅是关乎进城农民工子女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体现,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平等受教育权的角度入手,结合当前的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现实情况去探析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本文主要是从四个部分去对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进行论述。主要是: 前言部分从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当前面临的城市适应问题入手,主要是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本文正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内涵,分别从其权利内涵和价值内涵入手,对于我国法律对受教育权进行保护进行概述性分析,并且高度的总结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所具有的价值,如正义、平等和人权。 本文正文的第二部分详细的介绍了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受教育所面临的不平等的问题,主要是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其教育机会和享有的教育资源上体现的不平等进行探索。在教育机会上,其入学机会、升学途径及高考都有城市子女有着区别,而在享有的教育资源中,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自身家庭的教育资源都是不平等的。 本文正文的第三部分是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而本文是从国家和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的去探析出现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难以平等实现的原因。在国家和社会原因上,主要是受到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行过度分权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影响,又遭受户籍制度的排斥,再加上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落实相关法律制度也不到位,这就造成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平等。在家庭原因中,由于进城农民工自身的物质条件和思想素质的原因,造成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环境中是与城市子女有着严重的差别,加剧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本文正文的第四部分则是根据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难以实现这一困境,从法律的角度去探索维护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救济途径。建议主要是从完善已有的法律救济途径和建构新的法律救济途径去阐述。在完善已有的法律救济途径主要是从教育申诉、调解程序、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仲裁、教育行政诉讼和教育行政赔偿六个方面去展开。而建构新的法律救济途径则是从宪法诉讼和教育公益诉讼的角度去论述,健全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体系,更好的保护其平等的受教育权的实现,尤其是对相对弱势群体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结语部分是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实现的一种展望,希望其的受教育通过法律救济途径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与维护,不再出现损害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情形。
【关键词】:受教育权 进城农民工子女 法律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D922.1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9-10
- 一、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内涵10-16
- (一) 权利内涵10-13
- 1. 受教育权的涵义10-12
- 2. 我国法律对受教育权的保护12-13
- (二) 价值承载13-16
- 1. 保护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正义价值13-14
- 2. 保护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价值14-15
- 3. 保护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人权价值15-16
- 二、透析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问题16-21
- (一)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16-18
- 1. 入学机会不平等16
- 2. 升学途径不平等16-17
- 3. 高考的不公平17-18
- (二)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18-21
- 1. 学校教学环境的不平等18-19
- 2. 家庭教育资源的缺失19-21
- 三、对我国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21-28
- (一) 国家和社会原因21-25
- 1.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1
- 2. 过于分权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21-23
- 3. 遭受户籍制度的排斥23-24
- 4. 法律不健全24-25
- (二) 家庭原因25-28
- 1. 家庭收入低,物质条件差25-26
- 2. 进城农民工文化素质低,思想觉悟低26-28
- 四、完善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救济途径28-35
- (一) 教育申诉的落实保障28-29
- (二) 调解程序的价值功能29-30
- (三) 教育行政复议的应有作用30
- (四) 教育行政仲裁制度的基本构架30-31
- (五) 完善我国的教育行政诉讼制度31-32
- (六) 完善我国的教育行政赔偿制度32
- (七) 建构宪法诉讼救济32-33
- (八) 教育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必要及其应有框架33-35
- 结语35-36
- 注释36-38
- 参考文献38-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39-40
- 致谢40-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顾微微;;论受教育权的核心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2 汤尧;;论教育公益诉讼的提起条件[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3 王冬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8年04期
4 马克琼;;农民工子女在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徐显明;;“基本权利”析[J];中国法学;199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