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法视野下的申诉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6:08

  本文关键词:宪法视野下的申诉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申诉权作为民愿表达、政治参与和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殊手段,在我国有着悠九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社会根基和普遍的意识基础。实践证明,它在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申诉作为一种救济制度,却是我国司法实践的难点。由于程序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申诉难问题在当前成了困扰当事人、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一个极为头痛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权利,还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司法权威的沦丧。保障申诉权,解决申诉难,在我们大力建设法治国家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基于对此问题的兴趣和关注,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选取了申诉权作为自己硕士毕业论文的主题,并且将其置于我国宪法和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思索,以期对我国申诉权的改革和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是关于申诉权的本体论。笔者通过对申诉权的文义、历史、价值分析,力求对申诉权的含义进行完整的解释;并且,分析了申诉权的性质;介绍了申诉权的任务和申诉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为后文的论述作好铺垫。 第二章论述了在我国申诉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指出了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着重论述了它们的不同点。笔者从审查处理的对象及所救济权利的范围、救济对象、程序的严格性和具体性等方面指出了行政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的差异;从处理的对象范围、提起的形式、法律性质与效力、监督对象等方面指出了行政申诉制度与信访制度的差异。 第三章总结了我国当前的申诉制度的现状,概括出申诉量大且申诉者多属弱势群体、申诉效率低且申诉人权益遭漠视、申诉案件呈两极分化的趋势、申诉上访老户问题突出、律师很少参与申诉案件等五大特点,并对影响我国申诉制度的体制内、外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当前申诉制度困境的症结所在。 第四章在前三章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笔者从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高度出发,提出了突破我国申诉制度困境的建议。首先,应把疏导与
【关键词】:申诉权 行政申诉权 宪法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1
【目录】:
  • 引言7-8
  • 第一章 申诉权本体论8-21
  • 一、申诉权的含义8-16
  • 二、申诉权的性质16-17
  • 三、申诉权的任务17-19
  • 四、申诉人的权利和义务19-21
  • 第二章 在我国申诉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21-25
  • 一、行政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21-23
  • 二、行政申诉制度与信访制度23-25
  • 第三章 我国当前申诉权现状及其问题分析25-32
  • 一、我国当前申诉权现状26-28
  • 二、我国申诉制度的问题分析28-32
  • 第四章 解决我国申诉制度困境的出路32-38
  • 一、申诉权的改革途径之一:疏导与分流32-34
  • 二、申诉权的改革途径之二:适度的法律化34-35
  • 三、完善我国申诉制度的若干相关理论35-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新;;论宪法权利的实施[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2 肖泽晟;;墓地上的宪法权利[J];法学;2011年07期

3 任喜荣;;作为“新兴”权利的信访权[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4 陈道英;;从德国法上的一般人格权看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协调[J];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5 苗静;;论住房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6 莫纪宏;;人权概念的历史分析[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5年00期

7 卡尔·布鲁克;张一粟;;非洲宪法位阶的环境法:赋予宪法条款执行力[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年00期

8 宁立标;;论食物权的宪法保障——以宪法文本为分析对象[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9 李长健;欧阳柳萌;;税收视角下的农民环境权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王萍;;论宪法私权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柏林;邹姣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宪法科学配置权力[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文强;;公民水权的宪政之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3 李禄超;;关于加强公民权利意识教育的研究[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周叶中;龚向和;;论宪法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书[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永;;隐私权是什么?[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广辉;;论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及其实现[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李鸿渊;;宪政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8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9 韩大元;;中国宪法文本上“农民”条款的规范分析——以农民报考国家公务员权利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10 王际民;;论公民权与司法权之关系——为推进中国民主法治,,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建言[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忠利;公民的宪法权利(一)[N];河南科技报;2001年

2 莫纪宏;加强对宪法权利的法律保护[N];法制日报;2001年

3 朱向东(作者系中国法学会会员、唐山市委党校副教授);公民宪法权利的法治化[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周曙;宪法权利与司法保障[N];检察日报;2001年

5 大学教师 方礼纲;真是出于公益何须强征暴拆[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南方日报评论员;期待拆迁思维的整体回归[N];南方日报;2009年

7 邱东明;宪法权利受侵害 能否请求民事赔偿[N];江苏经济报;2005年

8 本报实习生 刘真真;怎样调控网络发言 民众才满意[N];科技日报;2010年

9 傅思明;宪法权利的司法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莫纪宏;学会从宪法角度来思考权利[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2 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D];武汉大学;2004年

3 韩阳;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徐继强;宪法权利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何平;社会救助权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匡敦校;大众传播侵害人格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林则奘;台湾非法证据效力控制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夏志文;受教育权救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赵莹;宗教自由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楠;宪法视野下的申诉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晓辉;法理视野中我国宪法权利的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蕊;论我国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构建[D];燕山大学;2012年

4 马茂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宪法权利保障[D];重庆大学;2011年

5 赵会洁;论宪法权利诉讼制度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选择[D];燕山大学;2012年

6 李小红;认真对待宪法权利[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傅恒;我国公民宪法权利的程序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黎宗仁;宪法权利视域中的通信秘密[D];湖南大学;2007年

9 鹿军波;对“深圳高危人群”事件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娄芸鹤;刑事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宪法视野下的申诉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1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2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