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06:09
本文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立法变通权是我国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特殊的权力,对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促进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研究为视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理论及其实践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和系统的梳理,并对其完善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措施。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性质和法理基础两方面对其进行详尽的阐释和分析。具体的,本章从权力性、自治性、地方性三方面论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性质;并从平等与正义的彰显、国家法与民族法的整合的角度阐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设置的法理基础。 第二章对当代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实践进行评析,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章分三个阶段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实践作简要概述和评析;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运行机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效力与位阶、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立法监督、立法技术等五个方面。 第三章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运行机制的完善进行详尽的阐述。本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分两个层次对立法变通权运行机制的完善进行论述,在提出对其完善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完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立法 立法变通权 民族自治地方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1.8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概述11-21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性质11-15
- 一、权力性11-12
- 二、自治性12-14
- 三、地方性14-15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设置的法理基础15-21
- 一、平等与正义的彰显15-17
- 二、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整合17-21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实践及其问题21-33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实践的三个阶段21-25
- 一、初步建立阶段(1946 年-1958 年)21-22
- 二、停滞阶段(1958 年-1978 年)22-23
- 三、调整和发展阶段(1978 年至今)23-25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25-33
- 一、效力与位阶问题25-27
- 二、立法权限问题27-28
- 三、立法程序问题28-29
- 四、监督机制问题29-31
- 五、立法技术问题31-33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运行机制的完善33-46
- 第一节 立法变通权完善的基本要求33-35
- 一、法制统一原则33-34
- 二、尊重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34-35
- 第二节 立法变通权运行机制的完善35-46
- 一、科学认识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的地位35-37
- 二、明确立法权限37-39
- 三、完善立法程序39-41
- 四、健全立法监督41-44
- 五、强化立法技术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浩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知远;突破与规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探讨[D];延边大学;2011年
3 韩丛宝;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完善与实施[D];河北大学;2009年
4 常乌兰图雅;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金晶;回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与我国统一刑法典之间的协调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12年
6 吴帮胜;自治县自治立法权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2年
7 马晓菲;论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权的保障与规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