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公民宪法义务体系的修正

发布时间:2020-06-21 14:24
【摘要】: 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政治学、法学研究的重点。宪法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规定既为我们研究基本义务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法上的研究资源,同时也对宪法学提出了对基本义务进行理论研究的要求。宪法作为法律应当得到有效的实施,然而我国宪法距离规范宪法还很遥远,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宪法文本存在设计上的缺陷。表现在公民宪法义务上,就是义务规范体系零乱,义务设定过多且偏于道德性,致使宪法义务难以操作,这要求我们深入分析公民宪法义务,重新设计义务体系。 为达至上述目的,笔者从分析公民宪法义务本质含义入手,说明宪法文本中应当规定何种义务,以及如何调整现有的义务体系。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分析并确定了本文所要讨论的公民宪法义务的范围。认为宪法总纲中规定的禁止性规范和宪法第二章公民权利规范中的权界式义务规范在宪法文本中存在的必要性不足,隐含在针对国家机关的授权性规范中的公民义务不需要进行立宪的考虑,从而确定本文所要讨论的公民宪法义务的范围是宪法文本中明确规定的单纯式义务规范。具体说,就是宪法第42、46、49、51-56条直接设定的公民义务。 那么,应当怎样理解公民宪法义务?这些义务如何体现宪法的规范性?本文在第二部分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笔者首先介绍和评价了学界对公民宪法义务的概念界定,说明目前学界的相关观点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认为公民宪法义务作为宪法的内容,对其理解应当以宪法的基本精神为出发点,因此阐明宪法的内在精神是约束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利法,公民宪法义务也应当以这一基本精神而存在,并从宪法义务的历史发展、宪政实践、传统宪法理论等角度对此作了分析说明。同时,针对我国学者普遍习惯于从权利义务关系角度理解权利或义务,提出宪法关系中作为国家权力与公民基本义务对应存在的二者并不存在平衡性,作为人民让渡部分权利而产生的国家,在与人民的关系上,只负有义务或责任而不享有权利。宪法义务具有独立的价值,不仅仅是权利的附庸,反对宪法义务是宪法权利界限的看法。之后在总结宪法义务规范应当具有的特征的基础上,将其理解为是为有效规范国家权力,维护宪法权利和秩序,应由宪法所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直接针对国家,对于国家存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义务。宪法文本中所设定的公民宪法义务规范应当具备这一定义所强调的特征。 最后,本文概括了我国宪法文本中公民宪法义务的体系,从应然角度说明宪法文本在规范设计上应当具有法律规范的共性。以此为标准,分析我国宪法文本中的义务规范,认为宪法义务规范存在以下不足:义务体系混乱;条文表述方式法律性不足,宣示性和政策性较强,意义含糊、内容重复,难以操作和实施。提出从限制国家权力的基本精神出发,以宪法义务应当具备的特征和法律规范所应当具备的共同特征为标准,针对宪法义务规范存在的不足之处,调整宪法义务体系。增加义务法定原则,保留规范性义务,删除不合理的道义性义务、社会主义性质的义务、道德性义务、政策性义务、家庭性义务,还原宪法的法律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伟;各国宪法解释机关简介[J];人大研究;2004年08期

2 赵谦;司法审查中美国法院特殊身份取得原因解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尚铮铮;王yN;;论我国的修宪与宪法稳定性[J];理论界;2006年08期

4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5 张勇;;宪法解释的语境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张伟;;现代宪法的变迁与互动模式 读《现代宪法》[J];博览群书;2007年12期

7 李宏玉;;论结构解释方法在美国宪法解释中的运用——以学术自由判例为视角[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8 王士如;;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J];政治与法律;2006年04期

9 周露露;;宪法价值目标的构建[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11期

10 袁立;;论社会权可诉性的宪政之路[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福;;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理顺权利和权力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文华;王远伟;;优化检察权配置中的若干问题探究[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屠晓景;;论法律监督权制约机制的改革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黄元姗;;自治州在宪法法律中的地位与作用[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5 冯景合;;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林兴初;;乡镇治理创新的路径及其绩效分析——浙江温岭“泽国试验”的解读[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杨;;国家介入父母、子女关系的法理基础及限度[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汪海霞;;董必武关于法与政党关系思想探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1年

9 李凯俊;李涛;;关于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检察职权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梁晓淮;田鹤城;张磊;;检察法律监督的实践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改革发展的制高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国家民众增强互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康生;学习宪法 忠于宪法 维护宪法权威[N];人民日报;2009年

4 薛建云;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理念[N];盘锦日报;2005年

5 佟玉华;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N];辽宁日报;2005年

6 张长安;构建和谐社会要完善法制建设[N];联合日报;2007年

7 葛 峰;感受法律之美[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 周锦尉;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N];人民日报;2009年

9 江西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张定鑫;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黄丽莉;坚持学以致用提高履职水平[N];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绪柱;国家权力与自治权力的互构与博弈[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宝治;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帅;美国行政权扩张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丁玮;美国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彬;论刑事搜查[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田心则;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与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利;论公民宪法义务体系的修正[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陆敏行;我国的权力宪法制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王威;从宪法结构看宪法的生命力[D];郑州大学;2010年

4 邢振文;我国宪法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吉春;地方、国家与教育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立冬;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对抗性[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7 程媛;政党政治的宪政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延舜;论权力与法律渊源[D];苏州大学;2007年

9 陈宇;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协同下的乡村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许金波;论权力的起源及国家权力的运作[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4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24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c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