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宪法义务体系的修正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伟;各国宪法解释机关简介[J];人大研究;2004年08期
2 赵谦;司法审查中美国法院特殊身份取得原因解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尚铮铮;王yN;;论我国的修宪与宪法稳定性[J];理论界;2006年08期
4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5 张勇;;宪法解释的语境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张伟;;现代宪法的变迁与互动模式 读《现代宪法》[J];博览群书;2007年12期
7 李宏玉;;论结构解释方法在美国宪法解释中的运用——以学术自由判例为视角[J];消费导刊;2008年21期
8 王士如;;人权保障与和谐社会[J];政治与法律;2006年04期
9 周露露;;宪法价值目标的构建[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11期
10 袁立;;论社会权可诉性的宪政之路[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春福;;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理顺权利和权力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文华;王远伟;;优化检察权配置中的若干问题探究[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屠晓景;;论法律监督权制约机制的改革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黄元姗;;自治州在宪法法律中的地位与作用[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5 冯景合;;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林兴初;;乡镇治理创新的路径及其绩效分析——浙江温岭“泽国试验”的解读[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杨;;国家介入父母、子女关系的法理基础及限度[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汪海霞;;董必武关于法与政党关系思想探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1年
9 李凯俊;李涛;;关于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检察职权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梁晓淮;田鹤城;张磊;;检察法律监督的实践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改革发展的制高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国家民众增强互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 胡康生;学习宪法 忠于宪法 维护宪法权威[N];人民日报;2009年
4 薛建云;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理念[N];盘锦日报;2005年
5 佟玉华;民主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N];辽宁日报;2005年
6 张长安;构建和谐社会要完善法制建设[N];联合日报;2007年
7 葛 峰;感受法律之美[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 周锦尉;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N];人民日报;2009年
9 江西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张定鑫;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好形式[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黄丽莉;坚持学以致用提高履职水平[N];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绪柱;国家权力与自治权力的互构与博弈[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宝治;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帅;美国行政权扩张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丁玮;美国宪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彬;论刑事搜查[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田心则;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与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利;论公民宪法义务体系的修正[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陆敏行;我国的权力宪法制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王威;从宪法结构看宪法的生命力[D];郑州大学;2010年
4 邢振文;我国宪法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吉春;地方、国家与教育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立冬;论公民基本权利的对抗性[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7 程媛;政党政治的宪政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延舜;论权力与法律渊源[D];苏州大学;2007年
9 陈宇;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协同下的乡村治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许金波;论权力的起源及国家权力的运作[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4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2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