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发展及规制

发布时间:2017-03-29 10:22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发展及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言论自由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异军突起,促使网民对新媒体的使用量急剧上升,网民在虚拟公共空间中的讨论到达异常活跃的程度,参与政治的热情也瞬间高涨。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每个个体都能成为传播者,特别是对话语权长期被权力垄断的中国来说,新媒体在反腐、公共政策和信息公开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网络侵权、网络暴民滋生和网络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从制度层面上说,我国关于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从社会层面上说,行为准则的缺失和瓦解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和互联网自律能力低;从个人层面上说,我国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偏低,法律意识淡薄。机遇和挑战总是相伴而生,新媒体的发展在推动公民言论自由权利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威胁。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试着给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国家应该“多管齐下”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不仅要从立法上完善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法规,还应该注重提高公民的网络素养,缩小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等。二是互联网企业应该提高自律能力,自觉参与网络秩序的维护。三是公民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本文以传播学角度为切入点并结合法学理论知识,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言论自由权利取得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就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讨论,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新媒体环境下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 言论自由 权利 发展 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3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11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11-13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6
  • 一、国内研究动态13-14
  • 二、国外研究动态14-16
  • 第三节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内涵、表现及价值17-27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内涵17-20
  • 一、新媒体的内涵17
  • 二、言论自由的内涵17-18
  • 三、言论自由的限度18-19
  • 四、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内涵19-20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表现20-22
  • 一、言论发布的即时性20
  • 二、言论主体的平等性20-21
  • 三、言论传播的互动性21-22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价值22-27
  • 一、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22-23
  • 二、推动市民社会的构建23-24
  • 三、推动民主政府的建立24-27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所产生的问题27-31
  • 第一节 网络侵权行为激增27-29
  • 第二节 网络环境遭受污染29
  • 第三节 网络暴民滋生29-31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所产生问题的原因31-40
  • 第一节 制度层面:保障言论自由的法律不完善31-33
  • 第二节 社会层面:行为准则的瓦解和缺失33-35
  • 一、传统道德规范的瓦解33-34
  • 二、互联网行业自律性差34-35
  • 第三节 公民层面:网络媒介素养偏低和法律意识淡薄35-40
  • 一、公民网络媒介素养偏低36-38
  • 二、公民法律意识淡薄38-40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民在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权的建议40-48
  • 第一节 国家层面:“多管齐下”保障公民言论自由权40-45
  • 一、完善我国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法律法规40-42
  • 二、提高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42-45
  • 第二节 社会层面:提高互联网行业的自律能力45-46
  • 第三节 公民层面: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一52-54
  • 附录二54-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论言论自由的保护及其限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李忠;因特网与言论自由的保护[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3 姚江,乔连普;“言论自由”勿滥化[J];政工学刊;2003年08期

4 顾小云;;言论自由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价值[J];理论探索;2006年06期

5 吕晓霞;廖丹;;网络言论自由的界限[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胡弘弘;陈毓;;自觉:法治政府的角色意识——以言论自由中的政府为对象[J];法学家;2007年03期

7 赵娟;;论人权意义上的言论自由[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蒋一平;;计算机网络与言论自由[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6期

9 穆之;;谈谈言论自由[J];人权;2008年04期

10 蔡承颖;;刍议言论自由及其限制[J];才智;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静;;接近使用媒体权与言论自由[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彭桂兵;;利益权衡:陈述、溯源与影响——Chafee言论自由观念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言;言论自由的社会责任[N];北京日报;2009年

2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沈敏特;追求真理离不开言论自由[N];北京日报;2009年

3 汤啸天 上海政法学院编审 上海市法学会副秘书长;扬言暴力与言论自由[N];解放日报;2013年

4 钟新文;打击违法无碍言论自由[N];人民日报;2013年

5 杨晓宁;行使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N];陕西日报;2003年

6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袁晓明;言论自由包括说错话的权力[N];东方早报;2007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有关言论自由的几个概念比较[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肖擎;规范“诽谤罪”本质是保护言论自由[N];长江日报;2010年

9 徐燕;英国“管制网络”砍了言论自由一刀[N];国防时报;2011年

10 高一飞;应当废除对言论自由具有恫吓效应的法律[N];南方周末;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小彪;言论自由的刑法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吴麟;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路鹏程;晚清言论自由思想的肇始与演变(1833-1911)[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龙;论言论自由[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2 周杰;互联网络:公民言论自由实现平台和面对的挑战[D];复旦大学;2008年

3 韦洪凤;论言论自由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9年

4 刘文武;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范鲁豫;论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陆奇;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法律制度评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黄海燕;网络言论自由及其保障[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王海涛;论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9 李光;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与引导[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黄心灵;试论微博言论自由的合理规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发展及规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4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