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峡两岸司法互助中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
本文关键词:论海峡两岸司法互助中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事不再理原则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解决管辖权冲突,促进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解决不同法域间的区际管辖权冲突和区际司法互助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围绕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我国“一国两制”框架下,区际司法互助,尤其在《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适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解决两岸在刑事管辖权方面的冲突,缓和两岸因刑事管辖权竞合所引起的矛盾,弱化不同法律制度的差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保障人权及刑事司法公正,避免同一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面临再次受到审判的危险。第一部分对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国际及区际间的适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揭示其核心问题与本质问题分别是管辖权竞合和相互承认刑事判决效力,同时对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各法域对一事不再理的规定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介绍海峡两岸区际司法互助发展历程,从早期到近期海峡两岸司法互助模式的介绍,分析其发展方向。第三部分论述一事不再理原则在海峡两岸司法互助,主要就在人员遣返和被判刑人移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阐明管辖权冲突未在两岸司法互助协议中解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管辖权冲突的规则及具体做法,确立管辖权冲突“或遣返或起诉”原则,同时借鉴港澳实践构建两岸司法协助的人员遣返以及被判刑人移管的相关刑事立法。第五部分提出构建海峡两岸区际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建议,确立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承认刑事判决及裁定制度以及被判刑人移管(接返)的有限承认刑事判决制度。
【关键词】:一事不再理原则 海峡两岸 司法互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97;D92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适用及存在的问题概述6-20
- (一)国际刑事司法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6-8
- (二)区际司法互助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8-15
- (三) 刑事司法合作中构建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核心问题与本质问题15-20
- 二、海峡两岸区际司法互助发展历程20-22
- (一)早期海峡两岸司法互助模式20
- (二)近期海峡两岸司法互助模式20-22
- 三、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两岸司法互助的适用及存在的问题22-25
- (一)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人员遣返的适用22-23
-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两岸被判刑人移管的适用23-25
- 四、确立解决管辖权冲突的原则及具体做法25-28
- (一)《两岸司法互助协议》未对管辖权冲突问题作出规定25
- (二)确立解决管辖权冲突的原则25-27
- (三)建立“或遣返或起诉”原则27
- (四)借鉴港澳实践构建两岸人员遣返的刑事立法27-28
- (五)借鉴港澳及国际实践构建两岸被判刑人移管的刑事立法28
- 五、构建海峡两岸区际刑事裁判承认制度28-33
- (一)相互承认刑事裁判的现状28-30
- (二)构建区际刑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必要性30-31
- (三)构建附条件的刑事裁判承认制度31-32
- (四)构建被判刑人移管(接返)有限的刑事裁判承认制度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3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徐彪;评道德法律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潘家永;;刑法修正案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朱颢;关于单位累犯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孔东菊;论涉外电子合同的法律适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周辉;;无限防卫权刍议[J];探索者学刊;2000年03期
7 张文,贾爱英;关于单位犯罪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徐国栋;;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9 潘庸鲁;;由王马玲案看被害人过错问题[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10 刘彦辉;单位犯罪若干问题思考[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郭勇;;浅论转化型抢劫[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郑军;;论我国外国法查明的责任主体[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齐岩军;;中西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卢勤忠;;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7 程詹京;王凤珍;;谈我国法律制度中有关人身伤害规定的弊端[A];中国法医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精选——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拥军;;现代西方国家性犯罪立法的特点与趋向——以完善我国当代性犯罪立法为旨归的考察[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9 李华清;周金虎;;道德危机所引发的法律对“救助行为”的保护问题研究[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马章民;;生态安全的刑法保护及立法完善[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蔡军;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徐静;合同诈骗罪司法认定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曾德伟;浅析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振林;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凌宇;论我国独立量刑程序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成杰;论刑法中的敲诈勒索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娟;试论酒后驾车的罪与罚[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梅卉;论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海峡两岸司法互助中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