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0-10-27 22:2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核心。宪法能否贯彻实施,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定和全面发展,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则解决了这一难题,是法治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违宪审查作为现代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制度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宪法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支撑宪政社会的重要基石。违宪审查制度可以说是当今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宪法保障制度。 违宪审查是指具有违宪审查权的机构依照法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一切法律、法规、命令和处分是否符合宪法,并对违宪行为予以制裁的制度。它具有保证宪法的至上性、保障人权、制约权力和协调、化解权力冲突的基本功能。它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有无讼案则无审查原则、合宪性推定原则、程序性审查与实体性审查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政治问题不审查原则。 纵观世界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家,违宪审查制度在其政治体系中都表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因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传统、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违宪审查制度也各有不同。根据违宪审查机关的不同,当今世界上主流的违宪审查模式有以下四种,即立法机关违宪审查模式、普通法院违宪审查模式、宪法法院违宪审查模式和宪法委员会违宪审查模式。 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存在时间非常短。从1954年开始在宪法中初步确定了违宪审查制度,但很短时间后就名存实亡,直到1982年宪法的颁布,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也才得以再次出现。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违宪审查制度也不断完善,但现行的违宪审查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健全和不完备的地方,如违宪审查机关多元、复杂,违宪审查的程序和方式不完善、违宪审查的对象单一且未能实现对法律的违宪审查以及违宪审查制度零散等。现行的违宪审查制度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几乎被当作束之高阁的看物。重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重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不是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否认,而是在我国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之内重新构建适合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违宪审查制度。即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一个违宪审查的机构,称之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违宪审查委员会”,简称“违宪审查委员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在职权范围内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职权独立。违宪审查委员会在各主要地方设立相当于高级法院级别的“巡回办公室”,作为其派出机构,受理相关案件,由违宪审查委员会审核并做最终裁决。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违宪审查制度的一般理论
    (一) 违宪审查的概念
    (二)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 违宪审查的原则
二、西方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分析及启示
    (一) 英国和前苏联立法机关审查模式
    (二) 普通法院审查模式
    (三) 宪法法院审查模式
    (四) 宪法委员会审查模式
    (五) 四种违宪审查模式的比较
三、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不足及重构的必要性
    (一) 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
    (二) 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不足
    (三) 重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四、重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建议
    (一) 我国违宪审查模式的选择
    (二) 违宪审查制度重构的具体方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秋桦;刘巧兴;;关于建构中国本土化违宪审查制度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9年09期

2 朱颖;;论违宪审查制度[J];法制博览;2019年06期

3 杨玉娟;;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7年15期

4 马宝飞;;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5 杨晓舒;;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思考[J];法制博览;2017年31期

6 邹杨以芳;;浅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法制博览;2016年06期

7 王韵洁;;日韩违宪审查制度比较及其启示[J];学术探索;2016年02期

8 陈亮宇;;违宪审查制度研究[J];法制博览;2016年08期

9 王芮;;西方违宪审查制度及其对我国借鉴意义研究[J];商;2016年09期

10 郝猛;;浅谈美国违宪审查制度[J];理论观察;201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立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裘索;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孙洪波;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龙滔;违宪审查基准的原理与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侯宇清;南非宪法法院判例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圣清;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闫丽皎;中东欧国家违宪审查制度初探[D];山东大学;2018年

3 刘热冰;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4 黄静;中国与南非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D];湘潭大学;2015年

5 刘谦;日韩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张春泽;违宪审查制度的比较与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7 孙艳丽;芬兰国会宪法委员会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韩凤楠;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构建[D];辽宁大学;2014年

9 缪丽园;以色列违宪审查制度评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10 杨洋;美国与法国违宪审查制度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9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59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