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法“孝养条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1:29
   “孝养条款”明确规定在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中:“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在“公民—国家”二元对立的宪法研究立场和权利本位论的话语逻辑下,“孝养条款”的正当性、规范性长期遭受误解,立宪价值处于晦暗不明的状态。本文通过对“孝养条款”背后的不同话语逻辑进行梳理和分析,探寻支撑“孝养条款”入宪的理论依据,对“孝养条款”入宪正当性进行重释,并揭示宪法“孝养条款”所彰显的内在价值。除结语部分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以选题缘起为切入,对我国宪法“孝养条款”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基本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为“孝养条款”的宪法存在与误解。本章对宪法“孝养条款”的立法表现形式逐一叙述,并对学界的误解进行总结。若误解长期得不到化解,该条款则无法产生积极意义。第三章为宪法“孝养条款”背后的不同话语逻辑。本章对宪法“孝养条款”背后的不同话语逻辑进行分析,在批判“权利本位论”的基础上导入“共同体规则”的宪法观念,为重新合理解释“孝养条款”入宪提供理论支撑和可行进路。第四章为“孝养条款”入宪的合理解释。本章以第三章“共同体规则”理论为支撑,剖析“孝养条款”在中国语境下与共同体的密切关联,从伦理意义、社会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三方面论证将其写入宪法的正当性、合理性。第五章为宪法“孝养条款”的价值探寻。本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探寻“孝养条款”所隐含的内在价值,并以其窥探中国宪法在面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冲击下应有的回应和坚守。结语在综合前文的基础上,对宪法“孝养条款”问题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既有研究简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孝养条款”的宪法存在与误解
    2.1 立法表现形式
        2.1.1 宪法的宣示性规范
        2.1.2 宪法具体化
    2.2 对“孝养条款”入宪的误解
        2.2.1 价值上,无法取得宪法核心价值地位
        2.2.2 立法旨趣上,混淆了公法与私法
        2.2.3 规范性上,只是纲领性表达,无实际作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宪法“孝养条款”背后的不同话语逻辑
    3.1 困境之源:“权利本位论”的话语逻辑
        3.1.1 “权利本位论”的形成和基本主张
        3.1.2 “权利本位论”下对“孝养条款”的定位
    3.2 对“权利本位论”的内部质疑
        3.2.1 “义务先定论”的话语逻辑
        3.2.2 “法权本位论”的宪法话语逻辑
    3.3 从“权利”到“人权”:“共同体规则”的话语逻辑
        3.3.1 权利:一个非自足的概念
        3.3.2 人权与共同体:解读宪法的核心范畴
        3.3.3 “共同体规则”下的宪法内在义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孝养条款”入宪的合理解释
    4.1 是共同体赖以生存的伦理基础
        4.1.1 传统社会对孝养义务的表达
        4.1.2 孝养条款的人性基础
    4.2 是共同体有序运行的基本支撑
        4.2.1 中国以“反馈模式”为主的亲子关系
        4.2.2 “折中家庭”充分发挥家庭的互助性和自足性
    4.3 对共同体道德危机的必要回应
        4.3.1 家庭和父母去神圣化
        4.3.2 经济理性、个人主义与契约自由观念的冲击
        4.3.3 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压力的增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宪法“孝养条款”的内在价值探寻
    5.1 体现国家法秩序对家庭的承认和保护
        5.1.1 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5.1.2 家庭是中国人所看重的生活意义
    5.2 矫正“公民-国家”二元对立认知偏差
    5.3 塑造共同体观念,完成对人权的完整保护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林;;论我国宪法解释的主体[J];南方论丛;2016年04期

2 游伟;;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06期

3 许崇德;何华辉;;学习新中国三个宪法的几点体会[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4 王志民;;中国特色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02期

5 张剑平;陈剑清;;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体系化构造[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07期

6 李晓波;;宪法解释权分配的理论模型分析--以“本位主义”为中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03期

7 陈立伟;;试论我国宪法解释权[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8 王彬;;宪法解释的困境与出路[J];人民法治;2015年Z1期

9 林传坤;;研究我国宪法解释程序制度[J];法制博览;2016年30期

10 谢曦玉;;论公民的宪法解释请求权[J];法制博览;2016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魏健;刑事诉讼之宪政视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6 豆星星;修宪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侯学宾;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朋竹;民法学者宪法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王夏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常宁堃;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年

4 陈林;论邓小平对1982年修宪的历史贡献[D];天津商业大学;2018年

5 王胜玫;论民法人格权的宪法学基础[D];山东大学;2018年

6 郭玉玉;宪民关系视野下的人格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梁晋菲;宪法“孝养条款”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8 朱华阔;宪法惯例确认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9 夏筱丹;宪法劳动权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陶贻斌;我国宪法上计划生育条款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9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59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