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规范与事实之间: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0-10-30 00:20
   刑事程序法治化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动宪政建设的原动力之一。由于刑事诉讼法的“涉宪性”,进行刑事诉讼改革必然会牵涉到宪法的修正,触及到宪政体制改革。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具有天然的关系,都是为了抑制国家权力运做,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保障公民的刑事司法权利应当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核心内容。只有借鉴各国宪法的规定以及有关国家宪法实践,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刑事诉讼改革找到正确方向。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D911;D915.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起
    (二) 论证的方法
二、规范状态下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
    (一) 近代国外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联系
        1、近代国外的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联系的文本描述
        2、近代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发生联系的原因
    (二) 现代国外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联
        1、二战后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变迁
        2、现代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联系的特点
    (三) 中国的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的静态联系
        1、法条上的联系
        2、与国外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关系的比较
        3、差异产生的原因
    (四) 我国理论界对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理解
三、宪法与刑事诉讼法互动关系之研究
    (一) 宪法对刑事诉讼法的影响
        1、宪法及宪政实践对刑事诉讼法的积极作用
        2、宪法及其实施对刑事诉讼法以及刑事诉讼实践的消极影响
    (二) 刑事诉讼法对宪法的影响
        1、刑事诉讼法通过将宪法权利具体化,程序化,使人权保障落到实处
        2、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补充、发展了宪法
        3、刑事诉讼法实施中暴露的问题不断地“提问”着宪法,迫使它回应,因而是宪法修改的重要源泉
    (三) 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断裂的原因
        1、我国宪法在刑事领域的缺场的表面原因
        2、宪法在实践中边缘化的真实原因
四、中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良性互动的可能性研究(代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徐红艳;也论美国总统与国会的战争权之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史振磊;知识员工的劳动特点及其管理策略[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5 李曙光;论宪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J];比较法研究;2002年01期

6 郭春明,郭兴之;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比较研究——国内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7 郭曰君;吕铁贞;;社会保障权宪法确认之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8 张学文;;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使命的重新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赵学刚;;求解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经济法进路[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10 刘雪华;论我国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一种政府公共性的视角[J];长白学刊;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马呈元;国际犯罪及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军;中国高速公路政府管制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9 王军;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富;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问题[D];汕头大学;2001年

2 茹洋;论法律违宪审查与中国实践[D];苏州大学;2001年

3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4 黄友恭;司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贾敬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齐秦;非正规就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宋青霞;论法律价值理念及其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邱晓霞;论经济制度的宪法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树光;论价值活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肖世洪;哈耶克平等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61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61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