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1 11:3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频频爆发,并不时以席卷全国多地之势肆意侵犯我国的清洁的大气环境、有序的社会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国民身体,为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雾霾的持续、广泛关注。关注之余,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均开始从各个角度对雾霾展开研究,积极为雾霾的治理献计献策。笔者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虽不能对雾霾治理的技术难关攻克提供任何有助益性的研究意见或者建议,但同为当前雾霾污染的受害者以及将来雾霾治理的受益者,深感自己亦对雾霾治理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故终究还是忍不住对雾霾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尝试,以期能与大家一起对雾霾与雾霾治理有一份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除引言外,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我国雾霾污染现状及公法治霾必要性分析。该部分开门见山,通过一系列的真实数据直接呈现我国近年来十面霾伏的雾霾污染真实惨状,表达了雾霾治理正面临着刻不容缓的迫切形势。随后文章直接进入本文正题,分析了采用公法手段治理雾霾的必要性。该部分首先明确了“公法治霾”的概念,阐明了本文的两个基本立场:(1)“公法”包括社会法在内,与私法相对;(2)本文只是强调从公法角度治理雾霾但绝非认为不要私法治理手段。其次,笔者从公共利益要求、政府职责要求和法与效率要求三个角度分析了公法治理雾霾的现实需求与必要性。第二部分: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现状及其不足。该部分首先结合宪法-环保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具体公法学科特征,尝试对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体系进行系统探索,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宪法主要是对环保工作作了原则性规定;环保基本法则是对雾霾治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作了系统安排;行政法主要规定雾霾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所依据的具体运行法律规则;刑法主要是惩罚和打击针对环境公共利益的犯罪;经济法的重要规定的是政府合理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对雾霾的间接治理;诉讼法则主要规定损害救济制度的设计。紧随其后,该部分还对我国各具体公法对策中的不足之处尝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现存的雾霾治理公法对策中还存在立法理念偏差、权利意志薄弱、政府责任不足等问题。第三部分:域外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分析与启示。该部分基于“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观点,选取了四个曾同样遭受过雾霾污染且成功进行雾霾治理的后工业化国家,分别分析了其治理雾霾污染的各项具体措施,并尝试从其雾霾治理的成功经验中得到我国雾霾治理公法对策完善的有益启示。第四部分: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完善建议。该部分笔者基于自身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专业背景与选题的环境法范畴基本情况,尝试从宪法、行政法、环境法三个方面对雾霾治理对策提出完善建议。首先,在宪法层面,笔者认为应该将公民的环境权和公民的环境保护义务作为以后宪法修改的方向,从而从国家义务和公民基本权利以及公民基本环境保护义务三重角度保障雾霾治理的顺利进行;其次,在行政法层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着力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最后,在环保法层面,首先我们要不断完善环保法律体系;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两部环保基本法内容,包括明确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的立法理念,并进一步完善环境基本原则和雾霾治理的基本制度。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4.创新点
5.文献综述
一、我国雾霾污染现状与公法治霾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雾霾污染的现状
(二)公法治霾的必要性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现状及其不足
(一)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现状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中存在的问题
三、域外雾霾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一)域外雾霾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
(二)域外雾霾治理公法对策经验总结
四、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完善建议
(一)宪法层面
(二)行政法层面
(三)环境法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5476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4.创新点
5.文献综述
一、我国雾霾污染现状与公法治霾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雾霾污染的现状
(二)公法治霾的必要性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现状及其不足
(一)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现状
(二)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中存在的问题
三、域外雾霾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一)域外雾霾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
(二)域外雾霾治理公法对策经验总结
四、我国雾霾治理的公法对策完善建议
(一)宪法层面
(二)行政法层面
(三)环境法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宗元;;国外空气污染治理府际合作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2 崔艳红;;欧美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国际论坛;2015年05期
3 郑国姣;杨来科;;基于经济发展视角的雾霾治理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5年09期
4 熊晓青;张忠民;;突发雾霾事件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危机与治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9期
5 张震;;环境权的请求权功能:从理论到实践[J];当代法学;2015年04期
6 韩志明;刘璎;;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J];阅江学刊;2015年02期
7 陈海嵩;;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8 张秋兰;马回;郑颖;;国外雾霾治理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鄱阳湖学刊;2014年02期
9 付保荣;;从雾霾天气谈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04期
10 宁淼;孙亚梅;杨金田;;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2865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6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