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法劳动权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05:19
  宪法的司法适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一直是我国宪法学界争议的热点问题,但学者的研究多停留在规范层面,从应然角度分析宪法司法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即使一些学者也对宪法适用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但尚不足以揭示宪法在司法适用中的一般规律。而本文将《宪法》中的劳动权条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分析和案例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宪法劳动权的司法适用在“应然”和“实然”层面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揭示法院援引宪法条款的真实逻辑。在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一般认为是一种纲领性、抽象的权利,需要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予以落实、不可直接适用,且宪法基本权利是公民对抗国家公权力侵犯的手段,一般不存在于私人主体之间。但笔者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并筛选出的57份援引宪法劳动权条款进行裁判的文书,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其中的宪法内容均用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且法院在对宪法劳动权条款的具体涵义的使用中,运用了其作为自由权、生存权、平等权、安全权,甚至作为公民基本义务等多种不同的内涵,突破了规范意义上宪法适用的限制,体现出独特的适用逻辑和对这一条款的不同理解。通过对宪法劳动权的实际意义与规范意义的比较分析,虽然法院...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宪法劳动权的规范涵义及其司法适用准则
    2.1 宪法劳动权的规范涵义
        2.1.1 宪法文本中劳动权条款的内涵
        2.1.2 规范层面上宪法劳动权的内涵
        2.1.3 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法上的劳动权的区别
    2.2 宪法劳动权条款的司法适用准则
        2.2.1 宪法的司法适用逻辑
        2.2.2 劳动权条款的司法适用逻辑
3 司法裁判中宪法劳动权条款适用的真实样态
    3.1 总体状况
    3.2 劳动权在司法裁判中适用的具体涵义
        3.2.1 作为“职业自由”
        3.2.2 作为“生存权”
        3.2.3 作为“平等就业权”
        3.2.4 作为“劳动安全权”
        3.2.5 作为劳动权的外延
        3.2.6 作为公民基本义务
        3.2.7 具体涵义无法判断
    3.3 劳动权在司法裁判中援用出现的问题
        3.3.1 宪法援用的方式过于随意
        3.3.2 公私法二元划分观念的缺失
        3.3.3 违宪主体的泛化
        3.3.4 小结
4 宪法劳动权的实际意义与规范意义比较
    4.1 宪法劳动权私法效力的拓展
    4.2 劳动权规范涵义的确认及续造
    4.3 对劳动权条款的“实质性解释”
    4.4 对劳动权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效力认定
5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解释性宪法适用论[J]. 范进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2]法官如何说理:中国经验与普遍原理[J]. 凌斌.  中国法学. 2015(05)
[3]我国司法判决书引用宪法规范的实证研究[J]. 林孝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4)
[4]两种“宪法解释”的概念分野与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性[J]. 黄明涛.  中国法学. 2014(06)
[5]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J]. 王德志.  中国法学. 2014(03)
[6]浅析宪法中的工作权[J]. 张开翼.  法制与社会. 2011(19)
[7]劳动、政治承认与国家伦理——对我国《宪法》劳动权规范的一种阐释[J]. 王旭.  中国法学. 2010(03)
[8]论宪法上的劳动权[J]. 郑贤君,韩冬冬.  金陵法律评论. 2009(01)
[9]我国劳动权性质的变迁与定位[J]. 徐钢.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义务[J]. 王锴.  法学家. 2008(04)

博士论文
[1]作为宪法权利的劳动权研究[D]. 张晓明.武汉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本权利法律缺位与宪法司法适用[D]. 汤蕾.华东交通大学 2015
[2]我国法院在判决书中援用宪法的实证分析[D]. 邢斌文.甘肃政法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223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223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