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我国宏观调控程序规范的法律属性

发布时间:2021-09-21 22:25
  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周期而密集出台的各种经济的、非经济的手段与措施,为宏观调控法治化提供了契机。学界对于宏观调控是否需要法治化已有充分讨论,但对宏观调控法治化体系内宏观调控程序法规范的讨论尚待深入。对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法律属性的正确认识,既有利于我国宏观调控法基础理论的科学化和体系化,也有利于我国宏观调控法的立法完善和宏观调控实践的理性运行。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既非行政程序规范,也非宏观调控责任追究与责任承担的程序规范,它是确保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公平正义的运行、提高宏观调控可预见性、实现控制宏观调控效果不确定性而调整各类宏观调控手段及其措施行为的法规范。只有在科学认识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法律属性的基础上,审查和分析2008年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货币政策,以及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控制房价的"限购令"是否符合相应的程序规范就前提清楚、标准明确和结论科学了。 

【文章来源】:法学. 2017,(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法律属性的认识分歧
    (一)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法律属性的不同认知
        观点一:将宏观调控程序规范定性为行政程序法。
        观点二:将宏观调控程序规范定性为诉讼法以及将宏观调控诉讼规范纳入宏观调控程序法。
    (二)对前述观点的评析
        1. 观点一将宏观调控程序规范定性为行政程序法在适用对象上具有局限性
        2. 观点二将宏观调控程序规范定性为诉讼法具有片面性
三、决定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法律属性的客观因素及法律属性
    (一)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法律属性的决定因素
        1. 保证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正当与正义
        2. 法治化要义下对宏观调控权运行效果不确定性的控制要求
        3. 与宏观调控权相对应的宏观调控手段及其措施运用的规范化要求
    (二)宏观调控程序规范的法律属性
        1. 在功能上,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是宏观调控权运行的具体步骤性规则
        2. 在形式上,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是宏观调控权力和职责的实现途径与方式
        3. 宏观调控程序规范是纯粹的程序正义的法规范
        4. 宏观调控程序规范不是行为程序与程序后果相分离的法规范
四、余论:对宏观调控程序规范相关问题的现实回应
    (一)救市“四万亿投资计划”
    (二)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货币方针与措施
    (三)一系列以控制房价为目的的“限购”举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房屋限购令的合法性缘何遭到质疑[J]. 刘丽荣.  人民论坛. 2016(25)
[2]依法调控经济的程序与责任保障[J]. 席月民.  中国法律评论. 2015(03)
[3]论宪法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围绕宪法文本的规范分析[J]. 潘昀.  政治与法律. 2015(05)
[4]我国宏观调控权配置论辨正——兼论宏观调控手段体系的规范化[J]. 徐澜波.  法学. 2014(05)
[5]我国政府救市中财政手段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谢亦苒.  法制与社会. 2014(06)
[6]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J]. 徐澜波.  政治与法律. 2014(02)
[7]宏观调控权的法律属性辨析[J]. 徐澜波.  法学. 2013(06)
[8]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研究[J]. 朱晓雨.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08)
[9]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限购的正义之辩[J]. 郑湘萍.  现代经济探讨. 2012(02)
[10]限购令法律问题探究[J]. 符启林,王亮.  中国房地产. 2011(16)



本文编号:3402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402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