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公民:宪法视野中的农民平等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1-12-29 23:56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其中,农民权利尤其是农民平等权问题更是研究的焦点。本文认为,平等是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统一,但首先是形式平等;平等既包括法律适用平等,也包括法律内容平等;平等是相对的,应当体现合理的差别待遇。农民平等权是农民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其实质是农民立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在这些方面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现实中,农民平等权是严重缺失的,其原因包括思想观念、法律传统、国家政策、城乡体制、社会组织、土地制度和权利保障机制多方面;解决农民平等权缺失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从宪法的高度采取措施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赋予农民真正的平等,尊重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给农民以公民待遇,使农民实现法律上的解放,从而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根本转变,沐浴在平等的阳光之下。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农民平等权的理论前提
(一) 平等的宪法原理
(二) 农民平等权的内涵
二、农民平等权的现实状态
(一) 农民的政治平等权——名不副实
(二) 农民的经济平等权——相去万里
(三) 农民的教育文化平等权——有类无教
(四) 农民的社会生活平等权——天壤之别
三、农民平等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观念上的原因——平等理念的淡薄
(二) 法律传统上的原因——平等精神的匮乏
(三) 国家政策上的原因——城市优先的取向
(四) 城乡体制上的原因——城乡分治的二元模式
(五) 社会组织上的原因——农民组织的缺乏
(六) 土地制度上的原因——土地财产权的不完全
(七) 权利保障机制上的原因——有效救济渠道的缺乏
四、农民平等权的保护
(一) 农民平等权保护的必要性
(二) 农民平等权保护中的主体建设与公权力角色
(三) 农民平等权保护的具体措施
(四) 对几种常见论调的质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J]. 颜三忠. 江汉论坛. 2006(08)
[2]相信农民知道自己要什么[J]. 党国英. 农村.农业.农民. 2006(07)
[3]让他们也有灿烂笑容——农村义务教育新政[J]. 黄乐桢,张伟,崔晓林,叶静. 中国经济周刊. 2006(12)
[4]和谐之基:保障农民平等权利[J]. 阳芬. 文史博览. 2005(20)
[5]政治制度的缺失与农民权益保护[J]. 张富良.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6]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 李长健. 中国法学. 2005(03)
[7]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以平等权和上访权为中心的考察[J]. 张清. 中国法学. 2005(02)
[8]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 刘翠霄. 法学研究. 2005(02)
[9]我国农民政治权益缺失问题研究[J]. 赵子良. 理论导刊. 2005(03)
[10]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J]. 张千帆. 法学. 2004(07)
本文编号:3557080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农民平等权的理论前提
(一) 平等的宪法原理
(二) 农民平等权的内涵
二、农民平等权的现实状态
(一) 农民的政治平等权——名不副实
(二) 农民的经济平等权——相去万里
(三) 农民的教育文化平等权——有类无教
(四) 农民的社会生活平等权——天壤之别
三、农民平等权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观念上的原因——平等理念的淡薄
(二) 法律传统上的原因——平等精神的匮乏
(三) 国家政策上的原因——城市优先的取向
(四) 城乡体制上的原因——城乡分治的二元模式
(五) 社会组织上的原因——农民组织的缺乏
(六) 土地制度上的原因——土地财产权的不完全
(七) 权利保障机制上的原因——有效救济渠道的缺乏
四、农民平等权的保护
(一) 农民平等权保护的必要性
(二) 农民平等权保护中的主体建设与公权力角色
(三) 农民平等权保护的具体措施
(四) 对几种常见论调的质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J]. 颜三忠. 江汉论坛. 2006(08)
[2]相信农民知道自己要什么[J]. 党国英. 农村.农业.农民. 2006(07)
[3]让他们也有灿烂笑容——农村义务教育新政[J]. 黄乐桢,张伟,崔晓林,叶静. 中国经济周刊. 2006(12)
[4]和谐之基:保障农民平等权利[J]. 阳芬. 文史博览. 2005(20)
[5]政治制度的缺失与农民权益保护[J]. 张富良.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6]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J]. 李长健. 中国法学. 2005(03)
[7]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以平等权和上访权为中心的考察[J]. 张清. 中国法学. 2005(02)
[8]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 刘翠霄. 法学研究. 2005(02)
[9]我国农民政治权益缺失问题研究[J]. 赵子良. 理论导刊. 2005(03)
[10]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J]. 张千帆. 法学. 2004(07)
本文编号:3557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55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