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的立法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05:42
  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人大选举过程中暴露出大量的舞弊问题。在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现实和理论都反映出对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法律在解决人大选举舞弊问题时所能起到的规范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实现。当前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规制存在着明显的法律制度缺陷,这是人大选举舞弊行为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各国及地区对于选举舞弊行为的有效治理经验表明立法是推进以法治方式解决选举舞弊行为这一政治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进行立法规制首先要考虑立法的必要性,即对其背后的立法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规制的立法需求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其中选举公正性和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保障需求与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实现和保障需求是从权力和权利两个角度出发的目的性需求表达。而法律作为有效调控手段的选择需要和当前制度供给不足带来的立法需要则是制度性需求的表达。立法价值取向是对客观存在的立法需求的主观反映,因而立法价值取向的确立不能脱离立法的实际需求。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立法规制的价值取向是由秩序、自由、公正共同构成的复合型价值取向,目的在于为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规制提供有效的...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预期创新点及思路框架
一、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概念及立法规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概念
    (二)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规制的法律规范构成、特征和存在问题
二、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立法规制的需求考量
    (一)选举公正性和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保障需求
    (二)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实现与保障需求
    (三)法律是规制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的有效调控手段
    (四)当前对人大选举舞弊行为规制存在着立法上的供给不足
三、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立法规制的价值取向
    (一)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立法规制意在维护选举秩序
    (二)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立法规制意在实现选举自由
    (三)我国人大选举舞弊行为立法规制意在保障选举公正
四、制定《反选举舞弊行为法》的立法设计
    (一)《反选举舞弊行为法》在现行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设想
    (二)《反选举舞弊行为法》的具体内容安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末以来人大选举贿选现象演变机理与消除途径[J]. 王少泉.  人大研究. 2017(10)
[2]从辽宁贿选案等看我国人大代表大规模贿选的治理[J]. 牛田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8)
[3]人大代表贿选案的代议法学反思[J]. 蒋劲松.  法学. 2017(04)
[4]治理贿选,亟待法律规制——从辽宁拉票贿选案说起[J]. 戴激涛,路庆祎.  人大研究. 2017(02)
[5]人大代表“贿选”的逻辑——“辽宁贿选案”的警示[J]. 沈寿文.  东方法学. 2017(01)
[6]选贤举能、良法之治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治理理论视域中的贿选及其规制[J]. 钱锦宇.  东方法学. 2017(01)
[7]返本开新——辽宁贿选案若干问题评析[J]. 秦前红.  法学. 2016(12)
[8]立法需求的生成与确立问题探究——析《立法法》第72条第4款[J]. 石东坡.  法学论坛. 2016(01)
[9]反贿选立法比较分析[J]. 孙莹.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3)
[10]罗马选举舞弊立法研究[J]. 徐国栋.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本文编号:3557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557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4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