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理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2-02-13 04:0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带来了我国人权立法的进步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兴起,隐私权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公权力日益侵入公民私人领域的现状下,其宪法保障是一个愈来愈应该受到重视的现实问题。我国在1998年10月5日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明确指出隐私权应该作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加以保障。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隐私权的保障也都逐渐由间接保障转向由国家宪法及相关法律的直接保障。宪法意义上的隐私权保障与部门法不同,宪法权利能够使个人拥有抵制政府权力侵犯,从而有效地限制与约束政府权力的能力。宪法隐私权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而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保障不能替代宪法保障的作用。我国宪法中规定了一些包含隐私权内容的人权条款,这些条款被视为是我国隐私权法律保障的宪法依据,但实际上由于宪法本身的非适用性,写入宪法规范的权利都是没有直接宪法效力的,只能通过部门法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宪法权利保障条款的功效。而且,宪法中并未明确隐私权的观念,隐私权的保障需要借助其他人格权实现。本文着眼于宪法隐私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的核心,公权力的行使非依公共利益和法律的...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宪法意义上隐私权的认识
1.1 宪法隐私权确立的理论依据
1.2 宪法意义上隐私权的界定
1.3 宪法隐私权保障的内容
2 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的必要性及特殊价值
2.1 宪法隐私权保障的必要性
2.2 宪法隐私权保障的特殊价值
3 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的缺失及成因分析
3.1 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的缺失分析
3.2 我国公民隐私权现状的成因分析
4 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借鉴与思考
4.1 域外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4.2 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建议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私权的宪法规范保护研究[J]. 王秀哲. 学术论坛. 2006(01)
[2]美国隐私权的宪法保护述评[J]. 王秀哲.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5)
[3]我国隐私权保护应该入宪[J]. 王秀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04)
[4]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及其终极价值——以人格尊严为中心[J]. 王洪,刘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5)
[5]国际人权公约与人权保护——国内司法实施的分析[J]. 陈立虎,黄涧秋. 现代国际关系. 2003(03)
[6]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 花俏溪,花玉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7]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人权立法的比较[J]. 王德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5)
[8]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J]. 杨立新. 人民检察. 2000(01)
[9]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J]. 王振民.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5)
[10]隐私权探讨[J]. 冯菊萍. 法学. 1998(11)
本文编号:3622647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宪法意义上隐私权的认识
1.1 宪法隐私权确立的理论依据
1.2 宪法意义上隐私权的界定
1.3 宪法隐私权保障的内容
2 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的必要性及特殊价值
2.1 宪法隐私权保障的必要性
2.2 宪法隐私权保障的特殊价值
3 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的缺失及成因分析
3.1 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的缺失分析
3.2 我国公民隐私权现状的成因分析
4 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借鉴与思考
4.1 域外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4.2 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建议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私权的宪法规范保护研究[J]. 王秀哲. 学术论坛. 2006(01)
[2]美国隐私权的宪法保护述评[J]. 王秀哲.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5)
[3]我国隐私权保护应该入宪[J]. 王秀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04)
[4]论宪法隐私权的法理基础及其终极价值——以人格尊严为中心[J]. 王洪,刘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5)
[5]国际人权公约与人权保护——国内司法实施的分析[J]. 陈立虎,黄涧秋. 现代国际关系. 2003(03)
[6]关于隐私权的价值思考[J]. 花俏溪,花玉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7]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人权立法的比较[J]. 王德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5)
[8]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J]. 杨立新. 人民检察. 2000(01)
[9]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J]. 王振民.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5)
[10]隐私权探讨[J]. 冯菊萍. 法学. 1998(11)
本文编号:3622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62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