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的环境观及其规范表达
发布时间:2022-02-23 02:07
环境问题倒逼环境治理。面对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应细致地剖析在宪法现象的逻辑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宪法规范之环境条款本身,并围绕环境规范以及入宪等背景知识提炼出特定的宪法环境观,进而以环境观来诠释环境规范,最终实践于围绕环境规范与环境保护及治理制度的宪法关系。作为核心概念的宪法环境观表达了宪法对国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看法。既包括结构环境观,也包括规范环境观。在当下,环境治理的概念可以很好契合特定的"宪法环境现象的逻辑结构"。既包括宪法对环境治理的内部规制,也包括外部规制。但环境治理的法治化必须打破部门法的藩篱,构建以宪法为核心跨部门法协同的法律机制,并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从制度实施的角度看,环境治理需要理论支撑,除了治理理论、国家权力理论,环境权也是应有之义。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环境条款的入宪及其呈现的治理逻辑
(一) 中国对人类环境会议的积极参与
(二) 环境条款的入宪及其逻辑
二、宪法环境观的内涵
(一) 结构环境观
1. 环境公民观
2. 环境国家观
3. 环境社会观
(二) 规范环境观
1. 突出国家治理
2. 复合权利义务
3. 强调积极能效
4. 严格环境责任
三、宪法环境条款的规范构造与类型分析
(一) 确认性规范
1. 现行宪法第9条确认了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
2. 现行宪法第9条强调了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国家发展的重要程度。
(二) 授权性规范
1. 环境的保护。具体到宪法第9条和第26条, 主要使用了“保障”“保护”“合理利用”“防治”以及“组织和鼓励”等字眼。
2. 环境的改善。
(三) 禁止性规范
1. 对于组织和个人环境破坏行为的禁止。
2. 禁止侵占或者破坏。
(四) 权利义务性规范
四、环境观下环境规范的制度实践:环境治理
(一) 宪法对环境治理的内部规制
1. 宪法对环境治理中公民环境权的保障与规范
2. 宪法对环境治理中国家权力的功能分解与协同
3. 宪法对环境治理中部门法的规范效力
(二) 宪法对环境治理的外部规制
1. 环境国策入宪入法, 实现政策思维向宪法思维的转化
2. 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手段对法律中环境条款的外部影响与宪法规制
五、面向环境治理:宪法与部门法应协同实施
(一) 相互理解
1. 法律理念
2. 法律概念
(二) 有效沟通
1. 公法与私法沟通
2. 根本法与部门法沟通
(三) 功能互补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宪法的新发展及其规范阐释[J]. 张翔. 法学家. 2018(03)
[2]环境权入宪的理路与设想[J]. 吕忠梅. 法学杂志. 2018(01)
[3]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构建世界新秩序——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球思维[J]. 张文显.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4]宪法环境条款的规范构造与实施路径[J]. 张震. 当代法学. 2017(03)
[5]自然资源的多元价值与国家所有的法律实现——对宪法第9条的体系性解读[J]. 焦艳鹏.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1)
[6]从环境法的角度看国家的作用及对后代人的责任[J]. 黑川哲志,王树良,张震. 财经法学. 2016(04)
[7]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 竺效. 中国法学. 2015(02)
[8]环境治理视阈下的“环境国家”——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 陈海嵩.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01)
[9]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J]. 王树义.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5)
[10]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法律机制[J]. 吕忠梅. 中国法学. 2014(03)
本文编号:3640650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环境条款的入宪及其呈现的治理逻辑
(一) 中国对人类环境会议的积极参与
(二) 环境条款的入宪及其逻辑
二、宪法环境观的内涵
(一) 结构环境观
1. 环境公民观
2. 环境国家观
3. 环境社会观
(二) 规范环境观
1. 突出国家治理
2. 复合权利义务
3. 强调积极能效
4. 严格环境责任
三、宪法环境条款的规范构造与类型分析
(一) 确认性规范
1. 现行宪法第9条确认了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
2. 现行宪法第9条强调了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国家发展的重要程度。
(二) 授权性规范
1. 环境的保护。具体到宪法第9条和第26条, 主要使用了“保障”“保护”“合理利用”“防治”以及“组织和鼓励”等字眼。
2. 环境的改善。
(三) 禁止性规范
1. 对于组织和个人环境破坏行为的禁止。
2. 禁止侵占或者破坏。
(四) 权利义务性规范
四、环境观下环境规范的制度实践:环境治理
(一) 宪法对环境治理的内部规制
1. 宪法对环境治理中公民环境权的保障与规范
2. 宪法对环境治理中国家权力的功能分解与协同
3. 宪法对环境治理中部门法的规范效力
(二) 宪法对环境治理的外部规制
1. 环境国策入宪入法, 实现政策思维向宪法思维的转化
2. 社会经济条件和市场手段对法律中环境条款的外部影响与宪法规制
五、面向环境治理:宪法与部门法应协同实施
(一) 相互理解
1. 法律理念
2. 法律概念
(二) 有效沟通
1. 公法与私法沟通
2. 根本法与部门法沟通
(三) 功能互补
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宪法的新发展及其规范阐释[J]. 张翔. 法学家. 2018(03)
[2]环境权入宪的理路与设想[J]. 吕忠梅. 法学杂志. 2018(01)
[3]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构建世界新秩序——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球思维[J]. 张文显.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4)
[4]宪法环境条款的规范构造与实施路径[J]. 张震. 当代法学. 2017(03)
[5]自然资源的多元价值与国家所有的法律实现——对宪法第9条的体系性解读[J]. 焦艳鹏.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1)
[6]从环境法的角度看国家的作用及对后代人的责任[J]. 黑川哲志,王树良,张震. 财经法学. 2016(04)
[7]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J]. 竺效. 中国法学. 2015(02)
[8]环境治理视阈下的“环境国家”——比较法视角的分析[J]. 陈海嵩.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01)
[9]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J]. 王树义.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5)
[10]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法律机制[J]. 吕忠梅. 中国法学. 2014(03)
本文编号:3640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64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