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国家紧急权的法律控制

发布时间:2017-05-16 22:07

  本文关键词:论国家紧急权的法律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律既要调整正常状态下的社会关系,也要规范非正常状态下的社会关系。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暴露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体制中存在的不足和国家紧急权法律制度的空白和粗疏,也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理论界关于制定和完善国家紧急状态法的呼声不断高涨,政府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于2004年3月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紧急状态制度,同时紧急状态法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可以说,国家紧急权制度的完善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本文研究如何在非常状态下加强对国家紧急权的法律控制问题。因为权力容易被滥用,在非常情况下的国家紧急权更容易被滥用。“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控制和规范国家权力,防止权力超越法律的界限。宪法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限制政府权力、控制政府权力和规范政府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就是一部控权法。强调在紧急状态下以宪法和法律控制国家权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将国家紧急权纳入法治的轨道是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防止一种危险的倾向,即将紧急状态法简单地视为政府处理和应对危机的法律工具,无限地扩大政府权力简化法律程序,一味地为政府提供便利而忽视了对紧急权运作的法律限制。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论。首先,通过对国家紧急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根据的分析, WP=4 指出国家紧急权是立宪主义的产物,在专制社会和独裁国家不存在紧急权问题;紧急权不能超越宪法,凌驾于宪法之上;紧急权的最终目的在于恢复正常的宪政秩序;宪法中的紧急权条款与宪法的关系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国家紧急权易被滥用的原因,强调对国家紧急权进行法律控制的必要性,应当警惕国家紧急权的“双刃剑”效应,防止其破坏法治、侵犯人权的副作用。最后,回顾了我国国家紧急权制度的历史,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出了当前应当努力的方向。 第二章讨论了对国家紧急权进行控制的实体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紧急状态必须有法律的明确界定;国家紧急权的行使必须以恢复宪政秩序为最终目的;国家紧急权的运作必须坚持分权原则;紧急措施必须依法行使,要有法律的明确依据,而且应当与紧急状态的严重程度相对应,以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最后,国家紧急权不得侵犯基本人权,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权利的底线,即不可克减(non-derogated)的基本人权,是对国家紧急权进行限制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探讨了对国家紧急权进行控制的程序要件,指出对国家紧急权的程序控制比实体控制更为重要,效果也更为显著。在紧急权行使的程序中应当重视紧急状态的宣告、紧急状态的时间限制以及紧急状态的及时终止等关键环节,以防止紧急权的滥用。 第四章研究了国家紧急权的监督问题。通过回顾和检讨德国魏玛宪法历史经验,指出了议会监督对紧急权控制的重要性,应当加强议会的制度建设以保证议会对紧急权的实质性监督。分析了议会监督的主要内容,指出对紧急状态决定的监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最后探讨了司法审查在紧急权监督中的作用及局限性,认为司法监督重点在于对紧急措施的监督。
【关键词】:国家紧急权 紧急状态 立宪主义 人权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11
【目录】:
  • 序言11-13
  • 第一章 国家紧急权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13-35
  • 第一节 国家紧急权的理论基础13-22
  • 一、 国家紧急权的概念和特征13-16
  • 二、 国家紧急权的理论渊源16-20
  • 三、 破解国家紧急权的“宪法悖论”20-22
  • 第二节 法律规范国家紧急权的必要性22-31
  • 一、 警惕紧急权的“双刃剑”效应22-25
  • 二、 国家紧急权易被滥用的原因25-30
  • 三、 对国家紧急权的规范是现代各国宪法的重要内容30-31
  • 第三节 我国国家紧急权制度回顾和检讨31-35
  • 一、 旧中国国家紧急权立法的历史及启示31-34
  • 二、 新中国国家紧急权立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34-35
  • 第二章 国家紧急权行使的实体条件35-56
  • 第一节 紧急状态的法律界定35-40
  • 一、 紧急状态的概念35-38
  • 二、 紧急状态的构成要件38-39
  • 三、 “非典”与紧急状态39-40
  • 第二节 国家紧急权行使之目的40-43
  • 一、 强调目的之意义40
  • 二、 学者的不同观点40-42
  • 三、 紧急权行使的最终目的--恢复宪政秩序42-43
  • 第三节 国家紧急权的行使必须坚持分权原则43-49
  • 一、 议会的紧急权43-45
  • 二、 行政机关的紧急权45-46
  • 三、 司法机关的紧急权46-48
  • 四、 军事机关的紧急权48-49
  • 第四节 国家紧急措施的法律控制49-53
  • 一、 紧急措施必须依法实施49-50
  • 二、 紧急措施的类型必须明文列举50-52
  • 三、 紧急措施必须与紧急状态的等级相对应52-53
  • 第五节 国家紧急权不得侵犯基本人权53-56
  • 一、 紧急状态下的人权限制53-54
  • 二、 紧急状态下基本人权的底线54-56
  • 第三章 国家紧急权行使的程序限制56-64
  • 第一节 紧急状态的宣告57-59
  • 一、 紧急状态宣告的意义57-58
  • 二、 紧急状态宣告的主体58-59
  • 第二节 紧急状态的时间限制59-63
  • 一、 紧急状态时间限制的必要性59-60
  • 二、 时间限制的意义60-61
  • 三、 紧急状态时间限制的立法实践61
  • 四、 紧急状态的延长61-63
  • 第三节 紧急状态的终止63-64
  • 一、 紧急状态终止的条件63-64
  • 二、 紧急状态终止的程序64
  • 第四章 对国家紧急权的监督64-71
  • 第一节 议会监督64-68
  • 一、 议会监督的制度保障64-66
  • 二、 从“执行时刻”到“立法时刻”--德国的经验66-67
  • 三、 议会监督主要内容67-68
  • 第二节 司法监督68-71
  • 一、 对紧急状态决定的司法监督68-70
  • 二、 对紧急措施的司法监督70-71
  • 结语71-7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史军锋;行政紧急权运作中公民权利的限制与保障[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艳华;试论紧急状态下的强制医疗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磊;紧急状态下的人权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恭振;突发事件中行政紧急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协调[D];吉林大学;2010年

5 谭朝思;紧急状态下政府权力行使的法律规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国家紧急权的法律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72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