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人大平台上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5-17 08:12
本文关键词: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人大平台上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弱势群体是处于社会底层,具有“经济贫困”、“权利贫困”等特征的被边缘化的那些社会成员。我国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无法获得平等、有效的利益表达,缺乏话语权和畅通的表达渠道。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宪法地位,决定了其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问题上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为此,必须改变人大权威不足、作用不大、不能真正代表民意的现状,以培育弱势群体的利益组织为基础,完善人大选举制度,增强弱势群体在人大机关中的代表性,健全听证和游说制度,扩大弱势群体在人大立法中的参与,,同时加强人大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联系,在人大平台上构建起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弱势群体 利益表达 人民代表大会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1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 弱势群体与利益表达的涵义9-14
- (一) 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特征9-11
- (二) 中国弱势群体的现实类型11-12
- (三) 利益表达的含义12-14
- 二、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的障碍14-17
- (一)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前提性障碍14
- (二) 弱势群体自身的表达意识和能力不足14-15
- (三) 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趋于分散而缺乏组织性15
- (四) 弱势群体在制度内的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15-17
- 三、 人大作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平台的意义17-22
- (一) 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体现和落实民主原则17-18
- (二) 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提供优良的制度平台18-19
- (三) 有助于加强弱势群体的表达意识和能力19-20
- (四) 有利于建立弱势群体表达的均衡机制20
- (五) 有利于形成权利与权力的良性互动20-22
- 四、 人大作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平台面临的问题22-29
- (一) 弱势群体在人大机关中的弱代表性22-25
- (二) 人大的决策环节缺乏弱势群体的参与机制25-26
- (三) 人大代表缺乏对弱势群体诉求的主动关心26-27
- (四) 弱势群体对于人大代表的相对疏离感27-29
- 五、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人大平台上的构建方案29-42
- (一) 培育弱势群体利益组织29-31
- (二) 完善人大机关中弱势群体利益代表的产生机制及履职保障31-34
- 1.保障弱势群体的选举权31-32
- 2.完善弱势群体利益代表候选人产生和宣传机制32-33
- 3.保证弱势群体利益代表的切实履职33-34
- (三) 完善人大立法中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34-38
- 1.立法听证中弱势群体的参与34-35
- 2.弱势群体利益组织的立法游说35-38
- (四) 加强人大与弱势群体的联系38-42
- 1.人大代表对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主动了解38-39
- 2.人大信访制度对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保障39-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洪昌;杨敬之;;从立法听证看人大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陈成文;论社会弱者的社会学意义[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2期
3 雷伟红;;城市农民工选举权保障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4 陈伯礼;;我国人大代表提名制度缺陷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何俊志;刘乐明;;全国人大代表的个体属性与履职状况关系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7 洪朝辉;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姚望;;当代中国利益表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1期
10 胡伟;;民主与参与: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评卡罗尔·帕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J];政治学研究;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人大平台上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7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