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冲突的动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冲突的动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与立法的关系问题一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中的核心问题,尤其是自2003年“七一”游行以来,香港的政治生态更加复杂化。民主派利用各种机会向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施压,力争成为香港政制改革的主导力量,大有主导香港政制发展之势。在香港政改背景下,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矛盾更加突出,渐有不可调和之势,长此下去,无疑阻碍香港政治发展,危害香港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国家主权完整。 本文首先从现有研究成果出发,总结出前辈学者们主要是从制度结构性矛盾、《基本法》法理性矛盾、港人缺乏国家认同、特区政府行政失误以及外国势力干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这五个方面的论断都有很好的解释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紧张关系,但笔者认为这几个方面的解释也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首先,制度设计缺陷论不能解释建制派对现有建制的积极拥护;《基本法》法理性矛盾论不能解释立法会的扩权意图;港人缺乏国家认同论不能解释建制派对国家主权的拥护;特区政府行政失误只是一个偶然因素,不能作为一个恒定变量;最后,外国势力干预论,不能解释建制派和民主派在同一因素影响下的不同回应。 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观念因素才是导致行政长官与立法会之间发生冲突的根本动因。香港社会存在民主派和建制派两个不同的政治阵营,二者在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上完全不同。民主派在政治理念上认同英国的代议制,建制派和行政长官则更认同“一国两制”下的行政主导制。笔者从建构主义出发,根据民主派和建制派在政治信念上的分歧,推断出他们之间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上可能发生冲突:在人权与主权的关系问题上可能冲突;在民主改革进程问题上可能冲突;在行政长官的产生方式上可能冲突;在行政权和立法权谁主导的问题上可能冲突,并根据现有的冲突实例对这几方面的推论进行验证。最后,笔者根据温特“文化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论断,预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冲突还将长久持续。这与行为体的观念有关,如果民主派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趋于和建制派一致,那么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冲突就有缓和的可能。
【关键词】:香港特别行政区 行政长官 立法会 建构主义 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9;D676.5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论8-17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8-9
- 1. 选题缘由8
- 2. 选题意义8-9
- (二) 研究综述9-15
- 1. 制度结构性矛盾论及其不足10-12
- 2. 《基本法》法理性矛盾论及其不足12
- 3. 港人国家认同缺乏论及其不足12-13
- 4. 行政失误论及其不足13
- 5. 外国势力干预论及其不足13-15
- (三) 研究思路15-16
- (四) 研究方法16-17
- 1. 文献研究法16
- 2. 案例研究法16-17
- 一、建构主义的分析框架17-29
- (一) 现有解释的不足17-19
- (二)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概述19-24
- 1. 亚历山大·温特与他的建构主义理论19-20
- 2. 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核20-22
- 3. 建构主义的基本逻辑22-23
- 4. 建构主义何以能解释国内政治23-24
- (三) 观念与香港社会的“二元”政治认同24-29
- 二、《基本法》框架下的行政长官与立法会29-35
- (一) 《基本法》框架下的行政长官29-31
- (二) 《基本法》框架下的立法会31-35
- 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的政制设计及其实践困境35-42
- (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主导的政治体制35-38
- 1. 何谓行政主导35-36
- 2. 为何实行行政主导36-38
- (二) 行政主导制的实践困境及冲突表现38-42
- 四、建构主义解释下的行政长官与立法会之间的冲突42-61
- (一) 董建华时期:主权与人权之争42-52
- 1. “二十三条”立法事件42-43
- 2. 观念在“二十三条”立法事件中的作用43-52
- (二) 曾荫权时期:关于民主改革进程之争52-59
- 1. “05政改”方案遭“捆绑”否决52-53
- 2. 政改方案遭否背后的观念因素53-59
- (三) 文化作为自我实现的预言59-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政制发展专责小组;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二号报告:《基本法》中有关政制发展的原则问题[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04期
2 李昌道;;香港基本法解释机制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许崇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J];法学杂志;1997年04期
4 林峰;;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J];法学家;2007年03期
5 周建华;“九七”前后香港政党政治发展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陈丽君;唐晓玲;;试论香港政治生态现状、特点及其原因[J];当代港澳研究;2009年01期
7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咨询情况及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年01期
8 张定淮;黄国平;;关于香港“行政主导”体制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7年00期
9 沈本秋;;试析2007年以来美国对香港事务的介入[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修正案(草案)》审查意见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郝建臻;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与立法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视角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冲突的动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7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