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与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4-02-02 13:51
  中国自身的社会历史特色与传统文化理念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规定着中国依宪治国的内在精神实质与具体路径建构。依宪治国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针对中国的自身问题。中国的依宪治国只能从自身的大一统需要出发,并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寻找自己的依宪治国理论,发掘自己的逻辑。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与传统,根据中国的理论与逻辑,中国的依宪治国的目标追求与路径建构就是要建立一个"势在上、利在下"式的依宪治国体系与实施制度。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的存在与中国的问题:从古代发现依宪治国的缘起
    (一)中国的存在:地理、制度与思想上的大一统
    (二)中国问题:强劲大一统中的脆弱与阴影
二、中国的理论与中国的逻辑:从近代探索依宪治国的精神实质
    (一)中国宪法的新理论:君主统治何以变成人民民主
        1. 中国宪法的新价值主题:权利的道德化与社会主义。
        2. 中国宪法的新原则主题:人民民主。
        3. 中国宪法的新文化主题:马克斯(思)进文庙。
    (二)中国的逻辑:由中国式问题变为中国式善治
        1. 之所以要宪法:中国宪法逻辑起点。
        2. 之所以有宪法:中国宪法特有的权利与权力观。
        3. 之所以是宪法:中国宪法的合法性。
三、中国的追求与中国的道路:基于现代建构依宪治国的目标与具体途径
    (一)中国的追求:一以贯之、群而分之
        1. 合而有分,整而有化。
        2. 德而有法,上有道揆,下有法守。
        3. 上下求通,国民一体。
        4. 利民为政,治国养民。
        5. 天下大同,求和而有异。
    (二)中国的道路:集体活动中的上下合作与平衡
        1. 宪法之体:国体上的“一”,政体中的“多”。
        2. 宪法之相:战略上的“维”,战术上的“制”。
        3. 宪法之用:宪法顶层设计里的“总”,具体法律中的“子”。



本文编号:3892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892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