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环境权入宪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14:07

  本文关键词:环境权入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环境权的行使与保障需要由宪法作出安排将其纳入公民基本权利范畴。环境权入宪,不仅使之获得根本法保护,为各项具体环境权法律制度的设计与运作提供根本法依据,更重要的是,宪法对环境权的尊重和保障,从价值层面上统率着各项具体公民环境权法律制度的内在精神,为防范和控制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等各种公权力行为对环境权的侵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以环境权入宪为题,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 一是对有关环境权入宪的理论进行了概述,主要介绍了环境权基础理论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对几种主要的环境权学说进行了评析,认为应该将环境权定位于人权的范围内。 二是对有关环境权入宪的理论依据的分析和阐述。本文提出,环境权的入宪的法理基础在于其本身的人权属性,而生态主义政治思潮的兴起和国际环境法的不断发展则构成了环境权入宪的哲学基础和国际法基础。 三是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环境权入宪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介绍。笔者在选择了欧盟、日本和美国三个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例介绍其相应的环境权入宪理论与实践外,还选取了发展中国家中的印度和南非的环境权入宪实践为例,并对其相关的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四是对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剖析。首先,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宪法基本原则的体现;第二,它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第三,它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从入宪的可行性分析,笔者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时代契机,相关法律制度也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法律依据,而民间环保组织的崛起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群众基础。 最后,本文对我国环境权入宪的制度进行了构建。笔者首先对我国当前环境权入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剖析了我国环境权入宪过程中的障碍,接着从宪法确认方式和法律保障两方而展开论证,笔者在分析国外环境权入宪实践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环境权入宪的方式做了设计。而在环境权入宪后的法律保障问题上,笔者也从宪法救济和司法救济两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做了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人权 环境权 环境权入宪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1;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言9-15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9-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2 环境权理论概述15-22
  • 2.1 环境权产生的历史背景15-16
  • 2.2 环境权理论的提出与发展16-17
  • 2.3 几种主要的环境权理论17-22
  • 2.3.1 人权理论17-19
  • 2.3.2 公共信托理论19-20
  • 2.3.3 环境正义理念20-22
  • 3 环境权入宪的依据22-27
  • 3.1 环境权入宪的法理基础22-23
  • 3.2 环境权入宪的哲学基础23-24
  • 3.3 环境权入宪的国际法基础24-27
  • 4 国外环境权入宪的理论与实践27-36
  • 4.1 欧盟27-28
  • 4.2 日本28-30
  • 4.3 美国30-32
  • 4.4 南非和印度32-36
  • 5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6-45
  • 5.1 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36-40
  • 5.1.1 环境权入宪是宪法基本原则的体现36-38
  • 5.1.2 环境权入宪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38
  • 5.1.3 环境权入宪是环境公益诉讼确立的要求38-40
  • 5.2 环境权入宪的可行性40-45
  • 5.2.1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时代契机40-42
  • 5.2.2 相关法律制度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法律依据42-43
  • 5.2.3 民间环保组织的崛起为环境权入宪提供了群众基础43-45
  • 6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制度构建45-55
  • 6.1 我国环境权入宪之障碍分析45-46
  • 6.1.1 环境权的定位仍不明确45-46
  • 6.1.2 环境权理论与我国实践脱节46
  • 6.2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确认方式设计46-49
  • 6.2.1 国外宪法对环境权确认的方式46-47
  • 6.2.2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方式47-49
  • 6.3 我国环境权入宪的法律保障设计49-55
  • 6.3.1 宪法救济49-51
  • 6.3.2 司法救济51-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2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62-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一粟;;美国法上的宪法环境权评介[J];财经政法资讯;2006年04期

2 蔡守秋,杜万平;论环境法对古代自然法学尊重自然精神的复兴——以“自然”含义的演变为视角[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3 罗丽;;日本环境权理论和实践的新展开[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4 李艳芳;环境权若干问题探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5 李艳岩;基于宪法的中俄公民环境权比较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3期

6 胡建华;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保障[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胡锦光;论宪法救济的原则[J];法学杂志;2004年05期

8 孙世彦;论国际人权法下国家的义务[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9 吴卫星;;环境权入宪之实证研究[J];法学评论;2008年01期

10 左卫民,朱桐辉;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J];法学;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环境权入宪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441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d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