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11:24

  本文关键词: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基层人大选举 代表候选人 提名制度 完善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能体现民主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基层人大选举中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以往对于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的研究缺乏对整个制度的梳理,而本文紧紧围绕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实践来对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以我国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主线进行展开。第一部分:文章的概述部分。主要阐述了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的相关理论。具体包括:基层人大选举及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代表候选人提名的主体和方式、被提名的候选人、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确定以及提名过程的监督。第二部分: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围绕第一部分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包括:选民提名权的虚化;代表候选人的限定条件存在缺陷;法律关于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确定缺乏完善的制度设计以及提名过程中缺乏专门的监督体系。第三部分:主要针对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也是本文的重点。针对选民提名权的虚化,可以采取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确定各提名主体的提名比例等措施。关于代表候选人限定条件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明确法律关于代表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取消代表的结构比例来解决。关于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确定,法律规定的“讨论、协商”程序和预选程序,在程序设定方面都存在立法上的缺陷,因此,完善这两个程序的法律规定是当务之急。同时,作为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的一种较为民主的方式,预选程序应该作为一种必经程序。针对代表候选人提名过程的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的措施就是制定专门的监督法律和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建立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基层人大选举 代表候选人 提名制度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0
  • 一、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概述10-18
  • (一) 基层人大选举及其代表候选人的提名10-11
  • (二) 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主体及方式11-13
  • 1. 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主体11-12
  • 2. 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方式12-13
  • (三) 基层人大选举中被提名的候选人13-14
  • (四) 基层人大选举中正式代表候选人的确定程序14-16
  • 1. 讨论、协商程序14-15
  • 2. 预选程序15-16
  • (五) 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过程的监督16-18
  • 二、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8-26
  • (一) 选民提名权的虚化18-20
  • 1. 组织提名多,选民联名提名少18-19
  • 2. 选民缺乏行使提名权的热情19
  • 3. 流动人口的提名权没有保障19-20
  • (二) 代表候选人限定条件方面存在的问题20-22
  • 1. 法律缺乏对候选人资格的规定20-21
  • 2. 代表结构的比例要求限制候选人的提名21-22
  • (三) 正式代表候选人确定程序缺乏完善的制度安排22-24
  • 1. 正式代表候选人确定程序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22-23
  • 2. 预选程序不规范23-24
  • (四) 代表候选人提名过程缺乏专门的监督机制24-26
  • 1. 代表候选人提名过程没有专门的监督规范24
  • 2. 代表候选人提名过程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24-26
  • 三、完善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的建议26-37
  • (一) 保障选民的代表候选人提名权26-29
  • 1. 确定各主体的提名比例,增加选民联名提名人数26-27
  • 2. 培养选民的参政意识,提高选民提名的热情27-28
  • 3. 保障流动人口的提名权28-29
  • (二) 完善法律关于代表候选人限定条件的规定29-32
  • 1. 明确代表候选人的资格条件29-31
  • 2. 取消代表结构的比例要求31-32
  • (三) 完善正式代表候选人确定程序32-33
  • 1. 细化法律关于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程序的规定32-33
  • 2. 规范预选程序33
  • (四) 建立专门的代表候选人提名监督机制33-37
  • 1. 制定专门的选举监督法律33-34
  • 2.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34-35
  • 3. 监督主体的多元化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瀚;;基层人大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思考[J];人民之声;2006年10期

2 晓风;;基层人大工作应关注“四个点”[J];楚天主人;2007年03期

3 杨开政;;基层人大工作“大小”辩证谈[J];领导科学;2010年33期

4 全修治;;以创新精神推动基层人大工作[J];公民导刊;2012年12期

5 巫有武;;东莞市召开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J];人民之声;2000年06期

6 徐明富;郑东升;;当前基层人大监督出现“四多四少”现象[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11期

7 丁耀;基层人大选举中“贿选”行为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8 杨秀全;;让群众更满意[J];山东人大工作;2003年01期

9 刘勤友;蔡相山;;请基层人大号脉给药方[J];山东人大工作;2003年02期

10 ;基层人大工作与政治文明建设大家谈(二)[J];人大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基层人大监督工作探讨[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子玲;;加强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建设 切实提高基层人大监督工作实效——关于街道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卢正涛;;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人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浅谈优化监督主体素质的作用及对策[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航;市人大代表视察基层人大建设工作[N];徐州日报;2009年

2 田雄;发挥基层人大推进村民自治的作用[N];学习时报;2012年

3 任达 杨杰;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基层人大工作新局面[N];常州日报;2012年

4 全修治 (重庆);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刍议[N];人民代表报;2012年

5 弥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孙绍斌;加强改进基层人大监督工作[N];云南日报;2012年

6 李锦钧 (安徽);基层人大如何扩大公众政治参与?[N];人民代表报;2012年

7 通讯员 卢欣;积极探索创新基层人大 规范化建设和监督工作[N];金华日报;2013年

8 记者 王杭徽 通讯员 许雁军;秀洲积极探索基层人大履职为民新途径[N];嘉兴日报;2013年

9 记者 邵其珍;依法履职 开拓创新 做好基层人大工作[N];兰州日报;2014年

10 佳木斯市人大常委会;遵循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基层人大工作[N];佳木斯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源;试论我国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现状与完善[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桑婷婷;基层人大选举中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蕾;我国基层人大的选举观察制度构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彭鹏;基层人大代表提名工作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晓波;基层人大直选中候选人提名确定程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万泉攸;我国基层人大直接选举制度及其完善[D];宁波大学;2013年

7 刘宗强;论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民意表达[D];烟台大学;2012年

8 谢鹏远;论我国基层人大选举制度的完善[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2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62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