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赡养法律化与制度完善
本文关键词:精神赡养法律化与制度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 精神赡养 道德法律化 制度完善
【摘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以往社会主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忽视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新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确保精神赡养提供了依据。这是道德问题法律化的体现,有着现实的价值。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需要,应当在老年立法中完善精神赡养的相关制度,并结合其他部门法协同保障老年人精神赡养权利的实现。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 精神赡养 道德法律化 制度完善
【基金】: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经济法学建设项目(356)资助成果 山东政法学院校级一般课题“法治视角下地方政府人权保障的责任与对策”(2011F09B)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D921;D669.6
【正文快照】: 近年来,与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赡养、遗产、财产及再婚等方面,相对于后三项问题,赡养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法律保护要求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列入修订规划,在草案稿中明确了赡养人的精神赡养义务。草案已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琳;论老年人的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迎接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挑战[J];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2 刘云林;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雷;;物权法定主义合理性及局限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聂早早;;简论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性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董士忠;;论房地产权属登记与房地产买卖合同效力的关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姚辉;;论民事法律渊源的扩张[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6 王福友;高勇;;侵权违法阻却事由论纲[J];北方法学;2009年06期
7 侯雪梅;;反垄断法视野中的行业协会[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8 储陈城;高越;;出资瑕疵股东之股东除名的根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章正璋;;中德一般侵权行为立法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10 王柏清;;建设工程“黑白”施工合同效力的法理学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芹;;伦理学研究的拓展——环境伦理、制度伦理的发展[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宗辉;;浅析农民环境权益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法律应对——以风险社会为研究背景[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申天恩;;渔业权视域下的渔民权益保障研究[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丁祖豪;;对我国执政道德制度化建设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5 肖永平;朱磊;;从克霍姆巴赫案看欧共体法院对公共秩序规则的解释[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最新;;行政备案类型化与法治化初探[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沈荣华;;“赔偿与补偿基金”之理论基础探悉[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荣堂;林山泉;;对一起保证合同纠纷案的分析——兼评最高法院关于保证期间的相关司法解释[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刘满成;左美云;李秋迪;;基于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兰;伍斐;;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有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理性思考——兼驳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加强论”[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文娟;我国农民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周雪梅;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潮声;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冬梅;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晶;第二船籍登记制度研究以及我国建立该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娄永;论违约金的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瑜;买卖合同风险移转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冯国亮;债权人撤销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谈其竞;保险法出险通知义务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方建新;论情势变更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康明;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及其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宗来;论债权让与中禁止让与特约的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佳;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J];道德与文明;1999年05期
2 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年02期
3 王云骏;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4 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5 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兼论经济生活、道德和政治法律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7年01期
6 唐凯麟,曹刚;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J];哲学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有炜;;“精神赡养”忧思录[J];老人天地;2004年01期
2 王婕;;公共设施设置应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J];城市;2008年07期
3 史仲;;老龄化来了之后[J];新天地;2007年10期
4 张毓薇;;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探讨[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5 梁牛;;过年了,别冷落了老人[J];金秋;2010年01期
6 肖峰;;别忘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J];健康博览;2006年05期
7 赵春;;不妨“以房换养”[J];老友;2010年10期
8 王雪;;母告子,让他“常回家看看”[J];法律与生活;2010年22期
9 卢洵淳;王幼萍;;中国大陆部分省份女性寡居老人养老现状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9期
10 张彤;周国群;;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体育养生价值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凤娟;;浅析老人赡养与精神文明建设[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2 王文侠;;我对老年文化建设的浅识[A];陕西省老年文化与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翔鸿;;关注老年人 加快老龄产业开发[A];老年学论文集(四)[C];2001年
4 ;满目青山夕照明——打造一个和谐、温馨、光彩老年人生的新天地[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穆光宗;;精神赡养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孙树林;李保林;高曙红;;让老年人都走出“无奈”的困扰[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顾丹红;钱丽华;;养老——呼唤精神赡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再谈老年人需要精神赡养[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9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亟需关注[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10 陈业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创业 特约通讯员 傅殿贵;“常回家看看”呼唤精神赡养[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福中 本报通讯员 崔晓飞;夕阳群体渴望“精神赡养”[N];工人日报;2006年
3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 陈功;论老年人精神赡养[N];中国老年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蓝青;精神赡养:寻求还是坐等[N];中国老年报;2005年
5 彭联联;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刻不容缓[N];中国社会报;2004年
6 彭联联;加强对老年人“精神赡养”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沈峰;对老年人要重视“精神赡养”[N];宁波日报;2006年
8 穆光宗;全面理解和把握精神赡养[N];中国人口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建国;面临老龄问题挑战 养老思路有待改变[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伊月;老年人也需精神“断乳”[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璞;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书笋;中国选举制度中的权利救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煜玲;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崇林;当前我国老年人再婚现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伦理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毛志亮;论我国的人大代表制度[D];湘潭大学;2005年
3 张瑞凤;潍坊市城市居家养老模式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4 王桂鹏;多党合作制度下的民主监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圣业;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制度的现状和完善[D];延边大学;2008年
6 王智力;吉林省老龄化社会福利管理初探[D];吉林大学;2007年
7 赵迎旭;城市社区养老的需求与供给现状调查[D];厦门大学;2007年
8 姜珊;我国城市社区养老保障体系探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淑芹;论老年人的价值、需求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10 童欣;中国家庭养老方式的演变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2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6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