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论纲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论纲
更多相关文章: 人权的概念 人权的属性 人权的分类 人权的实现 人权理论体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权的理论研究逐渐成熟,梳理、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已为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的基础性要素,包括人权的概念、属性、类别、实现机制和社会条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既承认人权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准则,是人之为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每个主权国家的义务,需要通过国内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制予以落实,需要加强人权国际合作以促进其实现,也承认人权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文化传统对人权实现方式的影响,反对人权国际合作中的霸权主义倾向。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关键词】: 人权的概念 人权的属性 人权的分类 人权的实现 人权理论体系
【基金】:中国人权研究会2014年重点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研究”的前期成果
【分类号】:D621.5;D998.2
【正文快照】: 1991年,我国发布第一部《人权状况白皮书》,其中指出“人权”是个伟大的名词。2004年,宪法第24条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今天,“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志远;;质询权初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何志鹏;;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新视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薄振峰;王学臣;;文明相容视域中的人权对话——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读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赵洲;;论国际社会提供保护责任的协助与补充属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立峰;;论法治型政府的构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温晓莉;;论法律虚拟与法律拟制之区别——法哲学的时代变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9 胡大伟;;论生存权的法律性质[J];北方法学;2008年04期
10 马岭;;社团成员的权利与社团的权利和权力[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达;;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3 王春福;;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理顺权利和权力的关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廖曜中;;当前农民工犯罪的根由、特点及应对策略[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刘军民;胡永利;;论提高党防范和抵御执政风险的五大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郝铁川;祁崇信;朱宏传;严惠民;李平;罗长青;;《依法治国理论与上海政府法制建设实践的总体思路研究》(总报告)[A];1998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8年
8 朱宝丽;王淑华;;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问题研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剑文;魏建国;翟继光;;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制度[A];财税法论丛(第3卷)[C];2004年
10 楚成亚;;公民权视角下的农村社会政策[A];“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婧婧;宪政视野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阎云峰;英国近代宪政视野下的财产权理论[D];湖南大学;2009年
7 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赵琰;霍耐特“承认理论”探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张书清;金融法理念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刘静然;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青;地方立法听证主体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缪仲妮;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成晓;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超;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吉健;行政给付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娜;聘任制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其建设路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德彰;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D];南昌大学;2010年
9 刘翊;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钟熹;劳动安全中介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楠森;关于人权理论的若干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2 徐显明;人权理论研究中的几个普遍性问题[J];文史哲;1996年02期
3 马志友;马克思的人权理论及其启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胡瑾;阐析列宁的人权理论[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周丹;;论邓小平的人权理论[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 ;讲述人权故事 探讨人权理论 开展人权对话[J];人权;2001年00期
7 贺双艳;对人权理论的文化解读[J];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王林霞;简论我国人权理论建设的历史与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3期
9 文卫勇,陈小军;自然法与世界人权理论发展的一致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吴忠希;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基本观点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春燕;钟明宝;曹秀玲;李丽;;体育人权理论初探[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钱晓虎;我国人权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N];解放军报;2001年
2 陈志尚;人权理论创新的光辉历程[N];人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俞铮;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和观点初步形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谭浩;创新人权理论 探讨人权建设新途径[N];人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赵磊;贯彻十八大精神 创新中国特色人权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杨思斌;人权理论研究的新视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7 魏武;创新人权理论 切实增强我国人权领域话语权[N];人民日报;2007年
8 黄霞 胡夏冰;发展权——人权理论的新发展[N];检察日报;200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莫纪宏;人权事业大发展 人权理论须先行[N];检察日报;2008年
10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中国特色人权理论的形成[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东;人权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孙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继良;中共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任伟;邓小平人权理论及其启示[D];河北大学;2005年
3 孟凡清;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刘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人权理论的创新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龙凤连;论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及其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婧;马克思人权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美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源与流[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8 魏俊杰;民国初期的人权理论及其实践[D];山东大学;2006年
9 陶敏;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实践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汤进军;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当代中国人权建设[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09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0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