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的共同体观念与宪法内在义务的证成——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
本文关键词:人权的共同体观念与宪法内在义务的证成——宪法如何回应社会道德困境
【摘要】:当代中国主流权利观念未能摆脱西方自由主义权利理论潜含的道德隐忧,加之与中国集体主义传统的不适,而成为当下社会道德困境的一个助推因素。因此,结合中国实际改造这一权利观念,尤为必要。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在人与共同体的逻辑关联和历史互动中产生的,它内含着共同体伦理。人权的实现,有赖于共同体的正常存续;而共同体的正常存续,又立足于共同体成员履行其对于共同体义务的基础之上。宪法作为共同体存续的根本规则,其核心使命之一在于以宪法义务体系确认那些旨在维系共同体存续、以确保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则。这些与共同体存续基本规则直接挂钩的义务,即"宪法内在义务"。这一义务的履行,不仅是达到共同体生活目的的手段,其本身也构成共同体成员的"生活方式"。转型期的宪法应围绕此采取妥适路径回应社会道德困境。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人权 共同体 宪法内在义务 社会道德困境
【基金】:刘茂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宪法权利体系完善研究”(编号:11FFX030) 刘茂林、泰小建共同主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2YB05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思路在法治社会,法律与道德的协调共治是达致社会治理理想图景的不二路径。然而,,现代法治作为外在行为规范,因无法触及人们内心的真实意愿,而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晚近以来在严格实证主义法学的主导之下,法治在道德法律化进程中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的困境与出路[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2 张千帆;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2 黄寿松;;马克思对近代西方人权观的祛魅及其理论旨趣[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王璞;;艾伦·布鲁姆的大学教育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沈文钦;;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5 刘莘;文明批判:卢梭与启蒙运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张光君,李永升;死刑权的法哲学反思(下)——真理与歪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8 张成元;法律义务概念的定义式解释[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9 范进学;人权三论[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10 梁成意;;论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人、社会共同体与宪法——兼评《欧盟宪法》[J];当代法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海庭;吴群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建设途径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周丽;论近代自然法的产生[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费安玲;著作权的权利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8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9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王芳;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有笑晨;论宪法义务的平等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冯旭峰;物权行为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鲁智勇;政府干预经济的法理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廉峰;论法的社会本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曾颜璋;关于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于艳芳;互联网中个人隐私权问题的伦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桂云峰;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安徽大学;2003年
8 龙陈;民法本位初探[D];湘潭大学;2003年
9 秦启轩;论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D];河海大学;2004年
10 邬慧芳;宪政视野下的宪法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千帆;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3 翁开心,孙笑侠;论作为"制度"的法学院[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刘荣刚;1982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及其历史经验[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1期
5 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的困境与出路[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6 曹建明;加入WTO对中国司法工作的影响及思考[J];法学;2001年06期
7 苏力;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J];法学;2003年08期
8 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年02期
9 石元康;天命与正当性:从韦伯的分类看儒家的政道[J];开放时代;1999年06期
10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进;清代土地绝卖契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结针;;论人权中经济与社会权利——解读《司法保障人权的限度——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性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1年17期
2 袁兵喜;;从近代民权向当代人权的接转:观念重构与制度更新[J];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3 汪习根;肖杰文;;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早期探索与启示——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25周年[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4 刘鹏程;;论诉权入宪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5 周叶中;潘弘祥;;社会与国家二元化关系的宪法学意义[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4年00期
6 吕文增;叶兴艺;;宪政、民主与法治[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周胜年;;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宪政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8 蒋红彬;;福利和尊严:公民环境权的法律配置[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9 张开翼;;浅析宪法中的工作权[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10 刘建军;;论基本权利效力的理论构造——基于德、法两国的比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维栋;;政治文明建设的新进展——解读“人权入宪”[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陈颐;;论人权与公民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曾宪义;;再论自治条例的立法基础[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4 刘萍;;关于我国第四次修宪的有关问题的探讨[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廖克林;李雷;安中业;;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学习第四次宪法修正案[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安中业;;人权、民主、法治与中国修宪的价值取向[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继军;;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对第四次修宪的学习体会[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8 付健;;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农村少数民族参与权之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9 史麒麟;;关于修改我国现行宪法的理论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菲菲;;立意高远,执政为民——对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的思考[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宁 杰;人权:理想之镜中的现实[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孙振军;“人权”都有哪些权[N];中国商报;2004年
3 万鄂湘;人权入宪的重要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陈俊平;人权概念入宪的意义[N];贵州日报;2004年
5 张晓玲;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N];学习时报;2004年
6 方令;解读人权入宪[N];重庆日报;2004年
7 特约记者 邹辉;“人权入宪”正逢时“以人为本”见真章[N];中国改革报;2004年
8 记者 顾定海;“人权入宪”具有划时代意义[N];联合时报;2004年
9 乔新生;当人权被写入宪法……[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卓泽渊;用司法利剑捍卫人权[N];检察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于忠春;人权视角下的环境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伯超;宪政危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邓智慧;人身保护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袁发强;宪法对冲突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5 刘灵芝;中国公民养老权论[D];吉林大学;2007年
6 赵小鸣;迁徙自由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逯改;生命权及其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火良;论劳动权与人的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2 陈娟;论迁徙自由—与户籍制度相关联[D];山东大学;2008年
3 孙科浓;罢工权的法理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孙志刚;论武装力量的宪法规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陈江华;张君劢宪政思想初探[D];安徽大学;2005年
6 王剑;略论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权[D];苏州大学;2006年
7 陈静;论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D];山西大学;2008年
8 范鲁豫;论网络空间公民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靳英桃;迁徒自由的法理探析[D];北方工业大学;2008年
10 卞旭;迁徙自由权入宪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9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1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