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争议及其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14 05:03
本文关键词: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争议及其反思
【摘要】:随着研究的推进,规范宪法学、政治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作为我国宪法学方法论的三大立场逐渐形成。三种立场在具体的研究路径、研究重点等方面各有不同,学界对此方面的争论不断。本文以宪法学方法论之间的争议为中心,阐述了相关争议的焦点,分析了不同观点的利与弊。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提出问题,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宪法学方法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的局限性,同时指出了宪法学方法论争议的研究对了解宪法学发展脉络、促进宪法学的繁荣、促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的主要研究了宪法学方法论争议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宪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诸多成果中,政治宪法学、规范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几种研究立场逐步形成。这在一定意义促进了宪法学研究和宪法实践的发展。但其中依然存在着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宪法学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对宪法学方法论的争议问题进行梳理。规范宪法学、政治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对非常政治或是日常政治的不同判断、对制宪权研究的不同态度、对宪法渊源的不同观点、对宪法规范变动的具体理解、对宪法司法化具体内容的不同设想,这都是三者有关宪法学研究问题上争议的焦点。第四部分结合上述规范宪法学、政治宪法学和宪法解释学争议的产生和争议的具体内容,分析、评价不同观点的利与弊。具体研讨了:区分非常政治与日常政治的原因与意义、对制宪权理论不同研究模式的分析、对宪法渊源不同观点的解析、对宪法变迁不同理论的评价、对宪法司法化的评析。由此评价了不同学派所秉持不同观点背后深层次的一些理论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对我国宪法学方法论发展的建议。无论是政治宪法学、规范宪法学还是宪法解释学,归根到底都要以现实社会为根基,服务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坚持宪法学研究的开放性、构建宪法学研究的本土话语、重视对宪法实践的研究,这些就成为宪法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之,对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之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与宪政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规范宪法学 政治宪法学 宪法解释学 争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一、问题的提出10-12
- (一) 选题背景10-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争议:研究概况及三种立场12-16
- (一) 宪法学方法论争议:国内研究概况12-14
- (二) 宪法学方法论:三种研究立场的产生14-16
- 三、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争议的问题16-30
- (一) 日常政治或是非常政治?16-17
- (二) 如何看待制宪权?17-21
- (三) 宪法的渊源是什么?21-22
- (四) 如何认识宪法规范的变动?22-27
- (五) 如何理解宪法司法化?27-30
- 四、对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争议的评析30-41
- (一) 对非常政治与日常政治理论的评价30-32
- (二) 对制宪权理论不同研究模式的分析32-35
- (三) 对宪法渊源不同观点的解析35-36
- (四) 对宪法规范变迁不同理论的评价36-38
- (五) 对宪法司法化的评析38-41
- 五、我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展望41-43
- (一) 应当坚持宪法学研究的开放性42
- (二) 应当构建宪法学研究的本土话语42-43
- (三) 应当重视对宪法实践的研究43
- 六、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9
- 谢辞49-50
- 附件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J];法学;1997年05期
2 赵宏;;规范宪法的困境与未来——兼论如何克服司法审查缺失下的宪法实施困局[J];比较法研究;2014年04期
3 杜钢建;郑军;邓剑光;;近三十年宪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上)[J];太平洋学报;2008年12期
4 叶海波;;我国宪法学方法论争的理论脉络与基本共识[J];清华法学;2013年03期
5 范进学;宪政与方法:走向宪法文本自身的解释——宪法学之研究方法转型[J];浙江学刊;2005年02期
6 林来梵,郑磊;所谓“围绕规范”——续谈方法论意义上的规范宪法学[J];浙江学刊;2005年04期
7 柳飒;涂云新;;宪法修改的限制理论与宪法核心之保障[J];政治与法律;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670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7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