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宪治国的理论建构及其实现路径
本文关键词:论依宪治国的理论建构及其实现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宪法实施 宪法监督 宪法信仰
【摘要】:依宪治国是党和国家在选择治国理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决定。实现依宪治国,必须具备良好的宪法、健全的宪法实施机制以及坚定的宪法信仰。我国目前存在宪法信仰缺失、宪法权威不足、宪法实施不力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的桎梏,宪法教育的不力,宪法作用空间的缺失,其他权力的干扰和阻碍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发展阶段。由此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关要依宪追究违宪行为,我国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要在现行宪政体制下履行宪法实施职责,执政党要依宪执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普通民众要增强宪法信仰,这样才能促进依宪治国战略目标的充分实现。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 宪法实施 宪法监督 宪法信仰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这是党和国家在选择治国理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决定,同时也标志着在宪法调整下中国社会治理模式进入了第三阶段,即依宪治国阶段[1]。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的大会上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首先是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生;走法治必由之路——论宪法和法律监督的制度化[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肖蔚云;宪法是审判工作的根本法律依据[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3 刘松山;;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为什么不能是宪法——兼论我国宪法适用的特点和前景[J];法学;2009年02期
4 韩大元;;论宪法权威[J];法学;2013年05期
5 刘茂林;杨春磊;;依宪治国:法治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J];法学杂志;2013年07期
6 蔡定剑;中国宪法司法化路径探索[J];法学研究;2005年05期
7 林来梵;规范宪法的条件和宪法规范的变动[J];法学研究;1999年02期
8 程湘清;;关于宪法监督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J];法学研究;1992年04期
9 李金龙;龚亚荣;;依宪治国:宪法信仰的多维培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秦前红;;中国共产党未来长期执政之基——宪法共识下的依宪执政、依宪治国[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黄文艺;;论法律信仰的类型——兼析中国人的法律信仰如何形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7 朱军;谢芳;;美国高校学生违纪的准司法裁决制度探析——以陪审团制度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10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恒;;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略论[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8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慧星;论法律解释方法[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2 朱国斌;法国的宪法监督与宪法诉讼制度——法国宪法第七章解析[J];比较法研究;1996年03期
3 疏义红;法律解释方法的发现与归类[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4 张翔;;基本权利冲突的规范结构与解决模式[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5 刘茂林;王从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标准[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6 谢维雁;;“宪法间接适用论”质疑[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7 周叶中;李炳辉;;社会基础:从宪法到宪政的关键条件[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8 肖蔚云;宪法是审判工作的根本法律依据[J];法学杂志;2002年03期
9 马岭;对我国“违宪审查热”的反思[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10 朱力宇;于之伦;;论当代中国法治之路的不可逆转性[J];法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松有(作者系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芳;;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J];民主与科学;2008年05期
2 莫纪宏;;要学会如何“依宪治国”[J];领导科学;2013年15期
3 ;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首项要义是依宪治国[J];人民之声;2000年11期
4 米凤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J];吉林人大;2004年05期
5 米凤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学习贯彻宪法的点滴体会[J];中国人大;2004年08期
6 熊立胜;;宪法与宪政[J];求实;2012年S2期
7 ;法治博览[J];人民政坛;2013年01期
8 莫纪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是“依宪治国”[J];前线;2013年03期
9 文友华;;依宪治国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10 秦前红;;中国共产党未来长期执政之基——宪法共识下的依宪执政、依宪治国[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邝少明;张威;王兰平;;依宪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3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4 马艳;;论宪法的执行[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纪宏;法治方式的内涵就是“依宪治国”[N];学习时报;2012年
2 本报评论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N];法制日报;2012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利明;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N];光明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N];人民日报;2012年
5 莫纪宏;要学会如何“依宪治国”[N];学习时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依法治国必先依宪治国[N];法制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梁捷;敬畏宪法 依宪治国[N];光明日报;2014年
8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建政法所副所长 温万名;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N];山西日报;2014年
9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部教授、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傅小青;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N];西部法制报;2014年
10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静;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9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67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