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宪权之真实性的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19 07:24
本文关键词:制宪权之真实性的文化解读
【摘要】:制宪权理论用"政治决断"解释了"人民"参与构建国家时作出的授权。但在现实中,采用制宪形式构建的政权并不总能获得人民的真实认同。当代立宪主义语境下,无论是构建国家,还是确立政权权威,执政者掌控和行使权力形式上都必须满足人民认同这个正当性标准,人民是根据文化统一行动的;所以,人民的统一认同实质上表达了文化的认同。只有在符合人民文化认同的权力话语基础上,才能构建起真正符合宪政精神的权威。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权威 权力 人民 话语 文化认同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一、反思制宪权:人民被僭越的危险立宪主义理论将政治国家设想为一个以宪法为基础、通过统一规范体系构成的政治实体。可是,规范并不能自我发现或自我创建。为了避免出现宪法“自己设定自己”这种谬论,施密特提出了“政治决断”,它将“人民”这个构建国家的制宪主体,和作为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徐松岩;提秀斯改革新论[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3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4 宋庚一;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周刊个案为例[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5 姜丽丽 ,周士新;浅析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根源[J];阿拉伯世界;2004年06期
6 王勇辉;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7 赵俊;;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的回归[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费振刚;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八十诞辰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9 高明;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10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晨;;宝鸡建城史三题[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郑s,
本文编号:880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8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