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性别的法律地位——德国民事身份登记立法之变
本文关键词:第三性别的法律地位——德国民事身份登记立法之变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三性别 性别二元主义 性别自主决定 人格尊严
【摘要】:传统社会是以"女性对男性"的二元框架来进行的架构,法律体系也复制并强化了作为性与性别连结的二元主义的分类基础。德国法律体系虽然早就认识到了对广义跨性别族群在人格权益意义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并且已践行了三十多年的立法努力,但是在具体的法律规范空间中,跨性别族群仍然很难如其他人一样,既保有自由与尊严,又可以同时自由地选择发展其所期待的关系。在法律中引入"第三性别"的选项后,德国《民事身份登记法》的修改被视为是法律体系首次直面与处理此类问题。在基于生理性别、性别认同、性欲特质、婚姻状况等交互作用形成的多重歧视的法律压力下,"第三性别"为整个法律体系打开了新的研究视域。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暨中德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第三性别 性别二元主义 性别自主决定 人格尊严
【基金】:南京大学985三期项目资助
【分类号】:D951.6;DD911
【正文快照】: 对于性别问题的特别关注是世界范围内一股新的力量与趋势: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一个发布性别区分法律准则的国家,即世界上唯一官方认可第三性别存在的国家。在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下,所有的个人身份文件都有第三选项,居民不管是否经过变性手术或激素治疗都可以做出第三种选择。从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鸿;;“人的尊严”在现代法律中的地位[J];公法研究;2008年00期
2 骆东平;;美国性骚扰概念界定的深层分析[J];法学论坛;2011年04期
3 尹田;;无财产即无人格——法国民法上广义财产理论的现代启示[J];法学家;2004年02期
4 顺言;;官告民也应得到社会支持[J];乡镇论坛;1993年01期
5 鲁海;一元钱赔偿和人格尊严[J];探索与争鸣;2003年09期
6 边媛;;柔弱保姆告倒恶贯满盈的大律师[J];时代风采;2000年02期
7 黄河;论雇主知情权与雇员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从陈晓燕诉东海公司、林锦煌、陈春宁侵害人格权案说起[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2期
8 张雪杉;;从“公审大会”引发对我国古代“耻辱刑”的几点法律思考[J];华章;2011年03期
9 朱宁;;西德宪法法院的违宪控诉制度[J];法学杂志;1983年03期
10 胡良荣 ,徐增满;人的价值和社会主体的权利观念——兼议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利;;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之路[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宋云红;;法律推理的过程分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景宇;;我国的立法体制、法律体系和立法原则[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4 张国华;;试论董必武的法律科学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万平;;协调性论证研究[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洪;;法律推理与法律逻辑——兼评道义逻辑的冯·莱特系统和安德森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7 陈杰思;;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转变的历史趋向[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许中起;彭谦;;学习董必武法制思想 加强我国民族立法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龚恒超;;和谐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失衡治理法治进路——基于董必武法律思想的精髓[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袁曙宏;;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贤明邋何晓慧;VIP客户插队,关乎人格尊严?[N];福建日报;2008年
2 金文 李秀梅;此举可能构成人格尊严侵权[N];中国妇女报;2002年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新生;当人格尊严遭遇社会公德[N];法制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霍仕明 张国强;沈阳拟设公交司机“委屈奖”引争议[N];法制日报;2009年
5 记者 公磊 李京华;全国首例“航空黑名单”案在京开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丽英;航空黑名单 “黑”得有理否[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李正伦;民众维权,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N];人民代表报;2006年
8 马竞邋曹天健;出站“撕票”就是侵犯我的权利[N];法制日报;2007年
9 王慈生 王承认;侮辱他人四十分钟 自己换来五月拘役[N];检察日报;2004年
10 陈丽平;最高立法机关将对部门法律体系说不[N];中国改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吕志兴;宋元丰以后法律体系的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吴向军;宗教与法的关系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莉;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视野中的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津伟;法律中的论题及论题学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李庚香;正义的形象[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旭东;法律规范理论之重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亮;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宛吟竹;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万蓉;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体系的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4 李蓉;立法冲突及其解决路径[D];烟台大学;2007年
5 蒋昱;对日本法律体系的法史考察[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孙姝;论大众传媒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8年
7 管晓立;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周丽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徐艳艳;论美国隐私权宪法保护及其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许于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0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8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