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美国邦联时期的宪政改革探索与联邦宪法制定

发布时间:2017-09-19 09:45

  本文关键词:美国邦联时期的宪政改革探索与联邦宪法制定


  更多相关文章: 宪政改革 联邦宪法 马萨诸塞 宪法问题 现行宪法 财政制度 改革办法 联邦共和国 财政权 安纳波利斯会议


【摘要】:正从1781年《邦联条例》得到批准到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这一段时间,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邦联时期"。在这一时期,《邦联条例》所设计的体制无法应对新生国家国内建设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和理论上进行探索,希望对《邦联条例》加以修正。这一不断修正的过程是邦联不断探索宪政改革的过程,并且直接导向了美国制宪会议的召开和联邦宪法的制定,从而为美国构建新的政府框架提供了崭新的机会。一宪政改革方式的探索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宪政改革;联邦宪法;马萨诸塞;宪法问题;现行宪法;财政制度;改革办法;联邦共和国;财政权;安纳波利斯会议;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邦联国会研究”(11CSS008)
【分类号】:D971.2;DD911;K712.4
【正文快照】: 从1781年《邦联条例》得到批准到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这一段时间,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邦联时期”。在这一时期,《邦联条例》所设计的体制无法应对新生国家国内建设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和理论上进行探索,希望对《邦联条例》加以修正。这一不断修正的过程是邦联不断探索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微;;清末宪政改革的意义[J];兰台世界;2010年11期

2 郝延军;清末宪政改革与清政府权威资源的流失[J];唐都学刊;2004年05期

3 张怀印;;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与19世纪英国宪政改革[J];求索;2008年01期

4 李育民;试论清末的宪政改革[J];求索;1992年04期

5 袁咏红;“五四”运动前的政治民主化述评[J];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黎浩;高明明;;退出-呼吁机制与晚清宪政改革的失败[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6期

7 张锐智;;黄遵宪《日本国志》中的宪政思想及其影响[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2期

8 郭绍敏;;国家建设视野下的清末宪政改革[J];书屋;2010年02期

9 李永康;;从传统积淀看晚清宪政改革失败的必然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08期

10 郭绍敏;;清末宪政改革与现代国家建设[J];文化纵横;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英;;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政党政治——蒋经国“政治革新”与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区别[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汪洪涛;;“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复兴和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4 李细珠;;清末两次日本宪政考察与预备立宪的师日取向[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5 李鹏;;“宪改”争议与台湾“宪政秩序”塑造中的“国家认同”[A];2006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文生;;陈水扁通过“宪政改造”推动“法理台独”活动分析[A];2006台湾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董英;周江红;冯建维;;用产权根治水土流失[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8 毕雁英;;行政程序对财产权的保障[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锡镇;;印尼民主化及其启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彭剑;;宪政编查馆与清季宪政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管克江;菲总统呼吁宪政改革  反对派提出弹劾议案[N];人民日报;2005年

2 李学峰;30年来清末新政研究述评[N];团结报;2009年

3 见习记者段文;中国宪政改革的理性之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4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系 郭世佑;是清末“宪政”还是清末“预备立宪”[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义伟;“台独”是真的还是假的[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6 张千帆;另一个值得纪念的1911[N];法制日报;2011年

7 李靖X;布莱尔以后的英国内外政策走向[N];学习时报;2007年

8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葛峰;静默的变革[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赵凌;逝者杨小凯[N];南方周末;2004年

10 王如君;英国新首相烧旺第一把火[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银萍;中国土地用益物权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孙俐俐;台湾地区政党体制的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思伟;清廷宪政改革的设想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佳吉;论西班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宪政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杨柳青;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宪政改革[D];湘潭大学;2011年

4 林小芳;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宪政改革”对“国家认同”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5 叶朝良;其亡其亡,系于苞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雪婷;宪政经济学视角下的腐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逯雅娟;论里斯本条约下的欧盟宪政[D];郑州大学;2011年

8 雷洪峰;从台湾“宪政改革”看渐进式“台独”的推动轨迹[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杰华;宪政经济学与我国宪政改革[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阎彤;论台湾宪政体制改革中的“总统”[D];厦门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80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80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