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人大常委会监督途径的确立与运行

发布时间:2017-10-08 23:03

  本文关键词:人大常委会监督途径的确立与运行


  更多相关文章: 人大常委会 监督途径 监督形式


【摘要】:对于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实效有待增强问题,有人认为是监督途径不足所致,有人认为是监督途径闲置所致,也有认为是监督途径运行不畅所致。这三种看法都与"监督的目的、监督途径的确立与运行"密切相关。监督途径和监督形式是监督工作中两个密切关联的环节,离开监督途径,监督形式难以有效实现。因此,要让监督的目的得以完全实现,不仅要采取一定监督形式,而且必须借助监督途径。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 监督途径 监督形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途径研究》(12BZZ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22;D921.11
【正文快照】: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已颁布施行有几年了,但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实效一直与宪法法律规定,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实效问题仍然突出。对此,有人认为是监督途径不足所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文忠;“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一种后现代主义视角[J];河北法学;2005年05期

2 许安标;;监督法的特点与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董敏志;;制度化权力监督与政治体制改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刘今定;;应当把监督形式同监督途径加以区分[J];人民政坛;1996年09期

5 公艳萍;;对监督法的再认识、再思考[J];时代主人;2007年08期

6 席文启;;关于“三者有机统一”问题的几点思考[J];新视野;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付喜林;;英美“程序正义”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向章平;;自然正义与正当程序之比较——兼论正当程序对我国宪政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3 吕辉;;论日本行为保全制度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卫玲丹;;程序正义的非程序性基础[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威;;论社会转型中程序品性的二元对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伟萍;;健全行政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安标;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绩效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杨占国;政治文明语境下权力制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小芹;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锦星;我国刑事诉讼证人保护制度的完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程昌虹;律师职业实践中的道德困境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亚涛;司法中实体正义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毅;论行政垄断的司法救济[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邹甜;正当程序与环境行政听证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俊峰;逮捕的理论基础[D];贵州大学;2007年

7 孙霞;WTO程序正义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陈发源;行政垄断的司法解决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毕万军;论我国行政复议“不利变更禁止原则”及其适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戚薇丹;从价值到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邦国;;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玲;;述职评议——一种有效的监督形式[J];人大工作通讯;1994年19期

2 王天保;;创新监督形式 关注热点问题——景德镇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启动询问制度速写[J];时代主人;2007年11期

3 温传华;仉新平;;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环保执法的监督见成效[J];山东人大工作;1998年07期

4 刘金川;廖灿勇;陈庸俊;;集体述职述廉:突围基层监督[J];公民导刊;2009年02期

5 杨淑君;袁伯荪;;剑经磨砺锋芒露——都昌县人大常委会运用工作评议加强人大监督纪实[J];时代主人;2009年09期

6 张双山;;大写监督促发展[J];公民导刊;2008年01期

7 黄荣;;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干部进行述职评议之我见[J];人民之声;1994年10期

8 王英才;程军伟;;中共漯河市委解决人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J];人大建设;2001年02期

9 白献民;;春华秋实三十年——河南省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足迹[J];人大建设;2009年08期

10 邵卫科;陈玉强;;抓住监督主线 推动科学发展[J];人大建设;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路;;关于贯彻监督法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几点思考[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姜玉泉;;整合监督权力 增强监督实效[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殷另姣;;整合监督资源 提高审议监督效力[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蒙乃锋;;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行政执法监督的探讨[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王溅;;关于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国安;;丰富跟踪监督内涵 强化人大监督工作[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中文版权目录[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少怡;;学习贯彻监督法 加强人大监督工作[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滕树伟;;强化五种力量 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A];强化监督职能 发挥人大作用——2007年全省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甫祥;;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 着力增强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学农 王维强;加强审议意见的约束力[N];人民代表报;2006年

2 刘兴武;平塘县人大常委会 适时开展专题询问拓展监督形式和渠道[N];黔南日报;2011年

3 记者 王小玲;首次专题询问锁定政府“钱袋子”[N];四川日报;2011年

4 李涛 龙旗胜 李光伟;100余项评议 促解1000余个问题[N];衡阳日报;2011年

5 记者 黄威娜;上海人大代表与政府面对面督办建议[N];团结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吴敏力;一次开了一半的会[N];台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潘燕;提高监督效力 创新监督形式[N];郑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吴镝;共话人大开新篇[N];岳阳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田力群;为基层人大代表工作注入新活力[N];人民代表报;2011年

10 市委书记 董洪运;在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N];忻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盛林;“两会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杨茂林;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许安标;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绩效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杨炳超;协商民主:中国宪政民主的可能路径[D];山东大学;2010年

5 陈书笋;中国选举制度中的权利救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美;市级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段小钢;地方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旷;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曾凡证;论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专项工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红民;地方人大常委会质询监督职能完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周洋洋;《监督法》颁布后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卞卫红;论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12年

8 张研;滨海新区人大工作改革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邹影;我国人大代表履职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邓丽丽;县级人大监督职能履行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6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96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