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地方自治中的“权利缺位”探源
本文关键词:近代地方自治中的“权利缺位”探源
【摘要】:始自清末的近代地方自治始终缺失"权利"主题,沦为"官治行政"的附庸和公权力扩张的工具。之所以产生这种局面,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的理论准备不足,权利属性未被充分认识,权利保障也未能纳入统治集团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清末以降的地方主义借地方自治之名大行其道,其要旨却在于扩充权力,扩张和保障地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自治的权利主题。此外,近代立法未将地方自治的公民权利予以法定化,地方自治之权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凡此种种,导致近代中国屡兴"地方自治"之风,却始终不能摆脱"权利缺位"的困境。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近代 地方自治 权利缺位 权力扩张
【基金】:2012年中国法学会部级项目“民国乡村自治中的非宪政要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9;D921
【正文快照】: 地方自治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团体自治”,二是“住民自治”。“所谓团体自治,系指国家领土内,另有地域团体,其具备独立于国家的法律人格(公法人),可依自己的意思与目的,由本身的机关,自行处理地方公共事务。”至于住民自治,“重点则在于‘人’,要求由地方的住民,依自主意思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继光;;税收法律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孟庆瑜;徐超;;论预算行为与我国《预算法》的修改[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梁复生;;论“东南互保”中的地方督抚与西方列强——晚清地方政权与列强的一种关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王先林;论反垄断法的基本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强昌文;论利益的法律调整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王宪明;杨琥;;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潘善斌;侵权法原则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汪志国;孙中山的治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朱从兵;;民国元年孙中山铁路建设的思想逻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吴元康;《孙中山集外集》等书勘误四则[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金桥;;法治视阈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淑珍;;试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周清华;杨雷;;论WTO框架下国际投资领域的国家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5 周清华;杨雷;;论WTO框架下国际投资领域的国家责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6 龙健梅;;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于齐敏;王世进;;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申天恩;;渔业权视域下的渔民权益保障研究[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戴国斌;;文艺生产的武侠人格[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10 林其锬;;孙中山“建设一大中华民族”的理想与廿一世纪华族的团结和联合[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胡继立;企业控制权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3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齐艳;论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天俏;金融衍生产品特别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袁唯;20世纪20年代湖南省宪运动中的选举风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缪仲妮;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占元;;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的主张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长安;;清末地方自治与民权保障[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2 冒蓓蓓;;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互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吴宗金;;富有新意的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研究》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4 汪太贤;;清末官吏对立宪与地方自治关系的认识与表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4期
5 蔡晓荣;;晚清涉外商事纠纷与近代中国法观念嬗替[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律璞;;试论近代中国刑罚人道主义运动[J];理论界;2006年06期
7 任晓兰;;张之洞的宪政观探析[J];兰台世界;2008年05期
8 曾涛;;近代中国与国际法的遭逢[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袁哲;;论近代中国法学留学的启动[J];求索;2010年05期
10 王运红;;近代中国的一个伪命题——“宪政”[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白智立;;日本地方分权改革与地方自治法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魏淑君;;近代中国关于“公司法移植与本土化问题”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清末两次商法大会与《商法调查案理由书》述评[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卢征良;朱佩禧;;现实的抉择:近代中国反倾销法规的历史命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7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胡春惠;;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9 虞和平;;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印尼使馆经商参处;印度尼西亚拟修改地方自治法[N];国际商报;2009年
2 李在全;沈钧儒先生的梦想与困境[N];法制日报;2008年
3 田涛;中国人眼中的西方法律(之八)[N];法制日报;2007年
4 ;受辱教师讨回公道 获赔8.6万英镑[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梁熙玲;俄杜马终审通过IT产业公司税收优惠法[N];远东经贸导报;2006年
6 梁熙玲;俄政府总理普京表示必须制定透明、灵活、公正的竞争规则[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7 傅达林;法治构建中的乡土情结[N];检察日报;2011年
8 贺卫方 吴思;权力及其限制[N];经济观察报;2011年
9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 郭守仁;美国政府的宗教团体管理现状与法律制度基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何勤华;百年回望日本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王乔;近代中国货币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孙德鹏;清末君主立宪话语中的宪法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曾绍东;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陈建平;湖南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孙伟;吴经熊法律实践研究(1917-1949)[D];苏州大学;2009年
8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牛锦红;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平;地方自治的法理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刘寞;清末“地方自治”法制的理性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万凌寒;清末地方自治制度及宪政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申永富;从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看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D];中南大学;2007年
5 孙飞飞;十六世纪末叶到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治安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邹静颉;清末民初地方自治法研究(1908~1936)[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周洁;清末山东地方自治研究机构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朴圣杰;韩国的地方自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0年
9 马超平;俄罗斯地方自治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陈旭;“训政时期约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7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9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