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角下刑法修正案犯罪化限制及其根据
本文选题:系统论 切入点:刑法修正案 出处:《比较法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刑法修正案活跃的犯罪化趋势引发学界热议,并形成支持和反对两种立场。两种立场表面有分歧,但实质殊途同归于如何规范犯罪化,从而保证其正当性。古今中外既有的各种规范犯罪化的原理、学说和原则,均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以人类的价值取向为根据,且把刑法视为静态的孤立存在,忽视刑法内部及刑法与环境的动态关系。因此,既有的各种犯罪化学说或原理,均在走向实践的途中知行背离。而以系统论方法关注系统内部要素的运作图景及系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据此研究如何限制刑法修正案的犯罪化,能克服既有理论学说的困境。又因其关注刑法系统当下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刑法系统现状,所以遵守据之推演出的刑法修正案犯罪化的外部限制和内部限制,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知行合一。不仅如此,从系统论的角度考量最近几年中国刑法修正中旺盛的犯罪化,会让刑事立法者变得更为理性,对真正实现刑事法治也更具意义。
[Abstract]:The active trend of criminalization in the amendment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has aroused heated debate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has formed two kinds of stands, namely, support and opposi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ositions on the surface, but the substantive differences lie in how to regulate criminaliz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its legitimacy, the principles, doctrines and principles of all kinds of norms existing at all times and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ll based on anthropocentrism, on the basis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regard criminal law as a static and isolated existence. Neglecting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law and environment within criminal law. Both know and act deviate from each other on the way to practice,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operational picture of the elemen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 with the method of system theory, so as to study how to limit the criminalization of the amendment of criminal law. It can overcome the predicament of the existing theories and theories, and because it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system, it adheres to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restrictions of the criminal amendment. Moreover, considering the exuberant criminalization in the revision of China's criminal law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he criminal legislators will become more rational and more meaningfu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riminal rule by law.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外国与比较刑法研究中心;
【基金】:2016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中国刑法修正案中的犯罪化研究”(批准号:16SFB2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谦信;;中国刑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陈谦信;;犯罪化的任务与非犯罪化的使命[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04期
3 毛玲玲;;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价值与边界[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侯为大;;浅议我国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之路[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09期
5 莫洪宪;马东丽;;论犯罪化的程序性规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6 殷成洁;论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融合[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02期
7 战立伟;;赌博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兼论我国刑法对赌博的立场抉择[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丛林;;“同性强奸”的犯罪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汪维才;;论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犯罪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1期
10 陈雨亭;;以赌博为业犯罪化之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褚宸舸;;“吸毒犯罪化”论的困境[A];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袁忆;犯罪化进程中刑事立法的审慎策略[N];光明日报;2013年
2 刘金林;刑事立法“犯罪化”还是“非犯罪化”[N];检察日报;2007年
3 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 秦致强;婚内强制性性行为犯罪化初探[N];贵州民族报;2012年
4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 熊皓 勾香华;非法持有爆炸物应予犯罪化[N];检察日报;2013年
5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徐楷;杜绝“恶意欠薪”,犯罪化未必是良方[N];检察日报;2009年
6 孙万怀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反对违法交通行为的过度立法与司法犯罪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游伟;论合理控制我国立法中的犯罪规模[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曹坚;应谨慎对待地下钱庄犯罪化[N];上海金融报;2009年
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河北省唐山市检察院 刘飞邋宋旭东;多次敲诈勒索宜犯罪化[N];检察日报;2008年
10 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刘莉芬;对过失危险行为不应犯罪化[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盛宏文;刑法修正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叶慧娟;《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刑法边缘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瑶;我国刑法修正案中的犯罪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顾盈盈;论犯罪化的限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张辰斌;社会转型与犯罪化[D];山西大学;2013年
4 刘丹;论违约行为犯罪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文潇;袭警行为犯罪化立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兰天;滥用毒品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杜文康;论风险社会下刑法谦抑主义与犯罪化的博弈[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魏周;民间高利贷司法犯罪化之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9 全威爽;奸淫儿童行为犯罪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聂斌;对我国司法犯罪化的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9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58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