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死缓适用的实然标准——以213个刑事指导案例为基础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0 06:35

  本文选题:样本及方法 切入点:双变量交互分析 出处:《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未规定死缓适用标准,"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规定很模糊,理论界的研究也是莫衷一是。对213个刑事指导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宽情节对死缓适用所产生的影响比从严情节要大。虽然法定从宽情节和酌定从宽情节都影响到了死缓的适用,但在审判适用中,前者不一定优先于后者。与反映被告人社会危害性的从宽情节相比,反映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的从宽情节对死缓适用的促进作用更大。最终的研究表明司法实践中并未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死缓适用标准。
[Abstract]:The criminal law and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our country have not stipulated the applicable standard of suspending death penalty. The stipulation of "if it is not necessary to execute immediately" is very vague, and the research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is also different. The empirical study on 213 criminal guidance cases is carried out. It is found that lenient circumstances have more influ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ath reprieve than severe circumstances. Although both legal leniency and discretionary leniency affect the application of death repriev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rial, The former does not necessarily take precedence over the latter. The lenient circumstances which reflect the personal danger of the defendant play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reprieve. The fin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not a unified and clear standar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ath reprieve in judici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兴良;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从被害与加害的关系切入[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2 黎宏;;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新解[J];法商研究;2009年04期

3 蒋娜;;“最严重的犯罪”与死刑的严格限制——兼及“死刑和解”的误区矫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陈兴良;;中国死刑的当代命运[J];中外法学;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承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再探讨——基于立法例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付强;;论犯罪特征之间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雍自元;;犯罪被害人过错立法与司法规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振生;;论刑罚的流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6 刘彦辉;单位犯罪若干问题思考[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7 张巍;;对不作为不法侵害的正当防卫[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杨金玉;正当防卫之“必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陈智元;;缓刑制度有关问题探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方鹏;;德国刑法竞合理论与日本罪数理论之内容比较与体系解构——兼及中国罪数理论的走向选择和体系重构[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卢建平;叶希善;;犯罪分层与刑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张凌;王拓;;被害人过错的刑事法机能[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3 刘为勇;杨劲;王群;;作为“中国问题”的死刑存废[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4 张萍;余行飞;;渎职罪中“前提罪”的认定研究[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5 黎军;杨文滔;;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的初步检视——基于中级法院司法实践的考察[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朱河;王刚;;浅析罪行法定原则[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7 张丽;;论行民交叉案件的司法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蔡军;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亭亭;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李子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涛;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勉;论驾车碰瓷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奉文;论刑事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石长清;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宁;死刑:历史与理论之间[J];读书;2004年02期

2 叶小琴;;欧洲死刑政策的区域化[J];法学杂志;2008年03期

3 陈灵海;死刑存废问题:民主还是哲学[J];法学;2005年03期

4 林维;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的异化[J];河北法学;2005年07期

5 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梁根林;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J];法学研究;2004年04期

7 朱本欣;;论生命权视野中的生命刑[J];刑法论丛;2008年01期

8 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J];人民检察;2006年10期

9 沈玉忠;;理性的诘问:死刑案件中的刑事和解[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竹怀军;死缓执行变更中若干疑难问题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莉;;人际“游戏”在职场——PAC交互分析理论的实践解析[J];大众心理学;2009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亚楠;;交互分析小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仲东;唐发明;;大型粮仓的温度场重建[A];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吕晓艳;不会跟孩子沟通影响孩子成长[N];新华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637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637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