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受贿罪犯罪门槛的科学设置

发布时间:2018-09-19 08:23
【摘要】: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日渐倾向于否定立法明确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定罪量刑标准的做法,而此后如何设置受贿罪的犯罪门槛,理论界和立法、司法实务界存在不同认识,目前有"概括数额+情节说"、"情节说"、"数额要素否定说"三种观点。从更好地体现受贿罪的犯罪客体、发挥刑法的行为指引功能等目的考虑,对于受贿罪犯罪门槛的设置,应当废弃明示、刚性的数额、情节标准,而采取隐性的方式,由司法人员根据个案情况,综合受贿的主体、行为方式、谋取的利益性质、危害后果、数额等犯罪门槛的组成因素来考虑是否入罪;对于数额较小的受贿,在具备其他犯罪门槛的组成因素时也应定罪。严厉打击受贿犯罪的同时,司法机关也要注意依据但书条款,将一部分情节轻微的受贿行为作出罪处理,相应的司法观念也应当有所变化。
[Abstract]:Both theorists and practitioners tend to negate the practice of legislating to specify the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standards of corruption and bribery crimes, and how to set up the threshold of bribery crime after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mong the theorists and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ractitioners.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viewpoints: the theory of summing up the plot of the amount and the theory of the negation of the element of the amount. Considering the purpose of better embodying the object of the crime of accepting bribes and giving play to the behavioral guidance func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regarding the setting of the threshold of the crime of accepting bribes, the explicit, rigid amount and plot standard should be abandoned, and the implicit way should be adopted. Whether or not to be criminalized is considered by the judicial personnel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ase, the subject of the bribery, the mode of conduct, the nature of the benefit sought, the consequence of the harm, the amount of the criminal threshold, and so on; for the small amount of bribery, A conviction should also be made whe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other criminal thresholds are present. While cracking down on bribery crime, the judicial org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aling with some minor bribery acts according to the proviso clau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judicial concepts should also be chang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D924.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凤莲;胡文静;;论受贿罪的立案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明楷;;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J];法学家;2008年04期

3 王秀梅;;论贿赂犯罪的破窗理论与零容忍惩治对策[J];法学评论;2009年04期

4 张明楷;;受贿罪中收受财物后及时退交的问题分析[J];法学;2012年04期

5 陈兴良;;但书规定的法理考察[J];法学家;2014年04期

6 卢建平;;犯罪门槛下降及其对刑法体系的挑战[J];法学评论;2014年06期

7 沈海平;;犯罪定量模式检讨[J];法学家;2015年01期

8 张智辉;;受贿罪立法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9年05期

9 张智辉;;试论检察一体化的基本特征[J];人民检察;2007年08期

10 刘为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07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凤莲;胡文静;;论受贿罪的立案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黑静洁;;客观处罚条件之理论梳理与中国语境下的审视[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4期

3 江凌燕;;论艾滋病人安乐死的合法化[J];边缘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4 程家敏;罗浩;;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路径选择——以检察机关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为视角[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陈琦;;我国刑法解释与刑法目的的实现[J];研究生法学;2009年04期

6 潘星丞;;交通肇事故意论——以波普尔“试错法”为分析范式[J];东方法学;2010年04期

7 许发民;;二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兼议正当化行为的体系地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王昭振;;刑法中定量因素的故意规制研究——“客观超过要素”理论的再诠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欧阳本祺;;论我国定罪思维的传统及其演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施业家;金鑫;;检察一体化的域外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铁鹰;张永会;;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理论与实践[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王燕飞;;整体性方向:我国犯罪学本土化推进的宏观景象[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3 徐翠翠;关振海;;环境犯罪主观罪过探究[A];第四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周娅;万静静;;网络反腐与个人信息保护——关于刑事政策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行政与刑事法律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充;犯罪论体系本质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5 丛中笑;涉税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陈劲阳;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思想根基追问[D];吉林大学;2006年

7 童伟华;犯罪客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路军;我国刑法犯罪量化要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勇;犯罪构成本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利荣;论量刑的合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兵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刑事立法司法疑难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峰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文溪;逃税罪疑难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晓,

本文编号:2249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249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