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贿赂犯罪不完全对向性的研判

发布时间:2019-01-17 08:00
【摘要】:对向犯不仅有区分现象差异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法释义学的价值,能够发挥规范的判断作用。德日与我国对行为内涵的不同理解,导致传统理论误解了对向犯的性质和适用空间,进而影响其规范判断作用的发挥。贿赂犯罪的对向犯性质和相对方成罪的认定不在于主观内容的缺失,而在于谋取利益的对向性。对向性的证明需要结合明示或暗示的承诺、影响行贿人资源分配的职权及财物价值等因素综合判断利益性质,而不是不当限缩利益的内涵。
[Abstract]:It not only has the theoretical meaning of distinguishing phenomenon difference, but also has the valu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can play a normative role in judgment.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behavior connotation between Germany and Japan leads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the applicable space of the crime i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thus affecting the exertion of its normative judgment function. The nature of the crime of bribery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me of relative Fang Cheng lie not in the lack of subjective content, but in the direction of seeking benefits. The proof of directionality should combine the explicit or implied promises, and influence the power and property value of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briber to judge the nature of interest synthetically, but not to restrict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est.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4.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于志刚;;贿赂犯罪中的“谋取”新解——基于“不确定利益”理论的分析[J];法商研究;2009年02期

2 胡敏;;论受贿罪的主观超过要素[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3 陈兴良;;新型受贿罪的司法认定:以刑事指导案例(潘玉梅、陈宁受贿案)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徐岱;行贿罪之立法评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5 张忠国;;试论德、日刑法中的必要共犯理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02期

6 肖洁;;行贿犯罪查处的困境与解决途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8期

7 谢彤;对合犯若干问题探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刘士心;论刑法中的对合行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铭川;;对向犯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光顺;;论贿赂犯罪立法及执法的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7期

3 于雪婷;;受贿罪主观罪过之分层认定模式研究[J];法律适用;2011年12期

4 陈晓峗;;论对向犯中的胁迫情形——教唆犯的成立及罪数视角[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8期

5 朱锦平;;浅议行贿罪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6 林学飞;;浅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刑事案例的裁判摘要[J];法治研究;2011年05期

7 陈景松;;浅析行贿受贿[J];消费导刊;2009年12期

8 肖扬宇;;“对合犯”之本土化新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胡锦波;;行贿犯罪相关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1期

10 焦宝乾;;法律方法论中国化的一种实践——2009年部门法方法论研究通览[J];法律方法;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云霄;王进;;重拳出击:依法惩治行贿犯罪的若干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4年)[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大伟;盗窃罪定罪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钱晶晶;新型受贿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肖洁;受贿犯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岚林;对向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美旭;行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立玲;法治视角下的行贿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彭黎;论教唆未遂与未遂教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马国旭;对合犯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段安娜;论片面对合犯[D];湘潭大学;2011年

6 龚大宏;受贿罪共犯的司法认定[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永田;论我国行贿罪立法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1年

8 丁琪;对合犯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任鸿亮;行贿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阮凯凯;聚众斗殴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培;试论对合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王作富,但未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贿赂犯罪之立法完善[J];法学杂志;2005年04期

3 游伟,谢锡美;“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构成中的定位[J];法学;2001年08期

4 陈风;;不正当利益的定位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22期

5 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J];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6 董玉庭;主观超过因素新论[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7 孙林森;“为他人谋取利益”证据的收集[J];人民检察;2000年03期

8 邹志宏;论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的界定[J];人民检察;2002年03期

9 赵秉志;;商业行贿犯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与修改[J];人民检察;2006年13期

10 冯菁;行贿罪若干问题的探讨[J];社会科学;200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梅;目的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匡科;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秀华;非法占有目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健;我国行贿罪的立法缺陷及其补足[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文经;论社会转型期贿赂犯罪的态势与对策[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向本阳;;《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衔接[J];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3 卢建平;郭健;;中国贿赂犯罪立法之缺陷与完善——以适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4 张光顺;;论贿赂犯罪立法及执法的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7期

5 张秀玲;;中国贿赂犯罪刑法规制的发展与完善[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鲍国友;;贿赂犯罪成本分析[J];江淮论坛;2008年05期

7 唐亚南;;论贿赂犯罪的新特点及其治理对策[J];法学杂志;2009年10期

8 张丽明;毕静;;当前侦破贿赂犯罪的有效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王燕青;王峰;;贿赂犯罪的新特点及其治理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申羽;;刍议贿赂犯罪发展动向及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亮亮;;立场与语境:惩治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分析[A];贵州法学(2014年第5期)[C];2014年

2 杨青松;;建设工程招投标环节贿赂犯罪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浙江省义乌市为样本[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0年度)[C];2010年

3 李洪欣;;国际反腐败立法的历史发展与中国贿赂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4 郭立新;刘涛;;投标活动中的反贿赂措施比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康均心;韩光军;;商业贿赂概念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6 康均心;韩光军;;商业贿赂概念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文 胡森林 王伟东;涉卡贿赂犯罪需警惕[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彭明;如何预防采供领域贿赂犯罪[N];江苏法制报;2014年

3 刘兴元;当前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防治[N];衡阳日报;2005年

4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穆东升;俄拟修法打击职务贿赂犯罪[N];法制日报;2006年

5 尹明 徐晖;人情往来中的馈赠与贿赂犯罪之区分[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王威;重构贿赂犯罪立法规制[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7 记者 戴南;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严惩贿赂犯罪[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8 记者 袁定波;准确界定特别重大贿赂犯罪[N];法制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关仕新 通讯员 刘桃荣 罗永鑫;新型贿赂犯罪的疑难问题与防控[N];检察日报;2012年

10 记者 卢建宁 通讯员 曹章艳;行贿查询遏制贿赂犯罪显威力[N];广西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慈健;贿赂犯罪防控对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璐;论我国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D];山东大学;2009年

2 程军;贿赂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何鸿雁;贿赂犯罪的社会学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4 张向东;贿赂犯罪中的贿赂范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吕晓晓;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江晨丽;贿赂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马加杰;贿赂犯罪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8 刘e,

本文编号:2409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409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