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非犯罪化的立法途径及启示
[Abstract]:Overseas investigation on the legislative approach of decriminalization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advancements of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our legislation. There are four ways to legislate the non-criminal crime outside the country, such as the abolition of the crime of impossibility of interest, the administrative treatment of the crime of minor legal interest, the special regulation of the reas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and the setting up of the cause of the punishmen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enlightens China's decriminalization legislation.
【作者单位】: 国家法官学院刑事教研部;
【分类号】:D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俊海;;改革开放30年来公司立法的回顾与前瞻[J];法学论坛;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王作全;王立明;;论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4 韩轶;刘雯;;刑事政策与刑罚目的关系论——兼析“两少一宽”的民族刑事政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易斌,李明;正当防卫之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9 姜敏;;刑法修改:从多变性转向稳定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冯凡英;关于量刑情节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平;罗浩海;;相对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撖莉;;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保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及实现路径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周强;;刑事犯罪纪录与政府信息公开初探[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6 黄书建;熊金平;;外国刑法中的排除违法性事由比较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许树青;;基于环境伦理的刑法审视[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焦艳鹏;戚道孟;;论核心生态法益及其刑事保护[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文华;;从欧盟法律规定看金融刑法的边界[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曾德伟;浅析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及其现代价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仇晓静;数罪并罚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倩倩;浅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小萍;论假冒专利罪的扩张与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荣春;王超强;;论犯罪化与非犯罪化[J];犯罪研究;2012年06期
2 程宗璋;;非犯罪化问题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衣家奇;;非犯罪化的途径及我国的选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王强军;;非犯罪化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张军;;非犯罪化思潮与我国刑事政策路径选择[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钊作俊;刘蓓蕾;;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论纲[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5期
7 王强军;;非犯罪化在中国[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刘霞;;非犯罪化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贾学胜;;非犯罪化的概念界定[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贾学胜;;非犯罪化与中国刑法[J];刑事法评论;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游伟;谢锡美;;非犯罪化思想及其借鉴[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游伟;谢锡美;;非犯罪化刑事政策研究——兼论我国的“严打”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袁彬 陈晓军;预备阶段中止行为应非犯罪化[N];检察日报;2003年
2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梁根林;非犯罪化与安乐死问题[N];检察日报;2002年
3 魏俊哲 王培历;拒不执行调解书行为的处理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林俊辉;关于我国刑法修正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邓红阳;上调盗窃罪标准符合非犯罪化趋势[N];法制日报;2010年
6 曾宪文;安乐死:方法人道能否改变杀人性质[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敏;非犯罪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单杉;非犯罪化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晓生;赌博非犯罪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清华;非犯罪化的实施领域及其原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郭小亮;我国非犯罪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彭媛;非犯罪化实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思伟;论我国恶意欠薪行为的非犯罪化[D];湘潭大学;2011年
8 汪定;非犯罪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杜林红;赌博非犯罪化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聂颖;非犯罪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4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41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