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20-12-26 13:56
  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内涵,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均存在不同的认识。基于该制度的规范目的,兼顾实体公正、诉讼经济和权利保障等多种需求,对"认罪"应当从实体法、程序法和证据法意义上进行解释,只有同时符合实体法、程序法和证据法要求的"认罪",才属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语境中的"认罪";"认罚"应当同时包含肯定性行为和禁止性行为两方面的内容,它除了要求被追诉人"同意量刑建议"以外,还要求其同意案件适用简化的诉讼程序,一般还要求被告人接受法院最终判处的刑罚,但并不禁止被告人对有罪判决的量刑部分提出上诉;"从宽"处理应当是指对案件的实体处理上予以从宽,不具有任何"程序从宽"的含义;所谓"强制措施从宽"的说法与我国的立法精神、司法实践以及我国认可的相关国际准则均不相符,不宜延续。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19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罪”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认罚”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从宽”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立法化的重点问题研究[J]. 周新.  中国法学. 2018(06)
[2]走向空间正义:城市公共安全的技术治理[J]. 单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5)
[3]美国法院信息化现状和发展——概述近期联邦司法信息技术长期规划[J]. 和芫,韩静.  今日科苑. 2018(09)
[4]“以刑制罪”视阈下绑架罪的定性与量刑——对大样本绑架释放人质案件的实证考察[J]. 徐光华.  政法论坛. 2018(05)
[5]人工智能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 刘钊,林晞楠,李昂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6]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科学立法[J]. 江必新,郑礼华.  法学杂志. 2018(05)
[7]天津市:用人工智能辅助地方立法[J]. 蒲晓磊.  江淮法治. 2018(08)
[8]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实体法问题[J]. 黄京平.  中国法学. 2017(05)
[9]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 朱孝清.  法学杂志. 2017(09)
[10]智慧法院的法理审思[J]. 徐骏.  法学. 2017(03)



本文编号:2939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39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