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论诈骗罪中的处分意识

发布时间:2020-12-26 20:20
  诈骗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财产型犯罪,它与盗窃罪都被规定于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的第五章侵犯财产罪。通常情况下两罪并不会发生混淆,但是在某些盗骗交织的案件中,既存在盗窃成分又利用了诈骗手段,这两种犯罪便出现了难以区分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必要与否”目前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从构成要件来看,盗窃罪是违背被害者意思的占有支配关系的转移,而诈骗罪是经由被害者有意的占用支配关系之移转,二者所针对的犯罪构成中的客观要件部分各不相同,处于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并不存在竞合的可能性。是以,处分意识作为处分行为的心素,对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若在诈骗犯罪的认定过程中否认处分意识的必要性则不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对于处分意识的认定,应结合其形式要素与实质要素进行判断。在形式要素方面处分行为人应具备意思能力、处分权限、内心自由“意愿”以及基于认识错误;在实质要素方面,处分行为人应对所处分财产具有占有的意思,并认识到该财产发生了终局性的占有转移。刑法上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并不当然的等于一般人心目中“诈骗”的含义,处分意识作为诈骗罪构成要件中的重要一环,在盗骗交织案件的定性过程中...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案情介绍及其存在的争议焦点
    (一) 典型案例
    (二) 争议焦点
二、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基本问题
    (一) 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内涵界定
    (二) 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存在根据
三、诈骗罪中应坚持处分意识的必要性
    (一) 处分有体物
    (二) 处分财产性利益
四、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规范构造
    (一) 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形式要素
    (二) 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实质要素
五、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运用
    (一) 处分意识规范构造的运用之一:财产的终局性转移
    (二) 处分意识规范构造的运用之二:内容的认识程度
    (三) 处分意识规范构造的运用之三:财产的转移对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支付方式下诈骗与盗窃的界限[J]. 蔡桂生.  法学. 2018(01)
[2]网络侵财犯罪刑法规制与定性的基本问题[J]. 刘宪权.  中外法学. 2017(04)
[3]网络支付环境下盗窃罪适用扩张的路径、弊端及其限制研究——基于司法裁判实践的分析[J]. 涂龙科.  法学杂志. 2017(06)
[4]应以处分行为和处分意识的有无区分诈骗与盗窃[J]. 黄培伦,黎宏.  人民检察. 2017(11)
[5]电信诈骗中的若干难点问题解析[J]. 黎宏.  法学. 2017(05)
[6]论诈骗罪中的“处分意识”[J]. 柏浪涛.  东方法学. 2017(02)
[7]偷换二维码取财的行为宜认定为诈骗罪[J]. 张庆立.  东方法学. 2017(02)
[8]竞合处断原则探究 兼与周光权、张明楷二位教授商榷[J]. 陈洪兵.  中外法学. 2016(03)
[9]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J]. 张明楷.  法学研究. 2016(01)
[10]被害人怀疑对诈骗罪认定影响研究[J]. 黎宏,刘军强.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5(06)



本文编号:2940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40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e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