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与刑罚》藏文翻译及其理论评析
发布时间:2021-01-04 21:42
此论文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藏文翻译,第二部分为《论犯罪与刑罚》藏文翻译的理论评析。《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篇幅不长但影响极为深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全书洋溢着人道主义气息,对刑讯逼供和死刑进行了愤怒的谴责,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适应的近代量刑原则。本书问世后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被译为多种文字,它对俄国、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等国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影响。该书被誉为法学领域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自译成中文出版以来,《论犯罪与刑罚》已被列入中国刑法学研习者的必读书目。作者解释什么是犯罪、怎样预防犯罪、罪与罚的界限、以及跟犯罪有关的一切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宗教因素,并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三大原则:即罪行法定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内容上,作者从四十七个章节讲述了自己观点,每章节都含有作者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解释。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论犯罪与刑罚》藏文翻译的理论评析中,笔者从作者及作品内容的介绍,讲述了本书译成藏文的目的和作用、对法学论著的藏译成果和现状、翻译过程、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以及译后感等内容。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除野蛮的先驱——解读《论犯罪与刑罚》[J]. 王雨晴. 商. 2015(04)
[2]论法律翻译的特殊性[J]. 李奉栖.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3(01)
[3]中国法律翻译的研究进展[J]. 张天飞,何志鹏. 河北法学. 2012(02)
[4]法律翻译教学刍议[J]. 张法连,叶盛楠. 中国翻译. 2010(03)
[5]论法律文本的静态对等翻译[J]. 李克兴.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01)
[6]论贝卡里亚的刑罚人道主义思想[J]. 李琳. 法制与社会. 2008(18)
[7]惩罚技术与现代社会——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的现代意义[J]. 胡水君. 社会学研究. 2007(03)
[8]论贝卡里亚的犯罪学思想[J]. 潘兆康. 研究生法学. 2006(01)
[9]评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读《论犯罪与刑罚》[J]. 李露,熊德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本文编号:2957417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除野蛮的先驱——解读《论犯罪与刑罚》[J]. 王雨晴. 商. 2015(04)
[2]论法律翻译的特殊性[J]. 李奉栖.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3(01)
[3]中国法律翻译的研究进展[J]. 张天飞,何志鹏. 河北法学. 2012(02)
[4]法律翻译教学刍议[J]. 张法连,叶盛楠. 中国翻译. 2010(03)
[5]论法律文本的静态对等翻译[J]. 李克兴.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01)
[6]论贝卡里亚的刑罚人道主义思想[J]. 李琳. 法制与社会. 2008(18)
[7]惩罚技术与现代社会——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的现代意义[J]. 胡水君. 社会学研究. 2007(03)
[8]论贝卡里亚的犯罪学思想[J]. 潘兆康. 研究生法学. 2006(01)
[9]评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读《论犯罪与刑罚》[J]. 李露,熊德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本文编号:2957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5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