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犯罪共同说的本土化证成
发布时间:2021-01-11 12:21
共犯的责任构造对于共犯成立的范围具有制约效果,由于狭义共犯以因果共犯论为基础,因此强调结果归属的行为共同说有其优势。而共同正犯的成立需要行为的支配与意思的联络,对此必须以立足于相互行为归属的犯罪共同说进行解释。但根据我国现行刑法,无论何种共犯形式均是一种整体性的责任,行为共同说难有存在的空间。此外,行为共同说还存在忽视构成要件的类型性、违反"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抵触我国立法等问题,难以得到认同。部分犯罪共同说强调在构成要件重合范围内认定共犯,但是通过分析构成要件结构,只有法条竞合中的特别关系与吸收关系才有构成要件重合的空间。同时我国刑法否定过失的共同犯罪、强调在同一罪范围内划分主从犯,部分犯罪共同说在解释论上没有存在的空间与意义。《刑法》第29条第2款为采取完全犯罪共同说的不足提供了救济之道。完全犯罪共同说严格解释了共犯的成立要件,限定了其责任范围,应予提倡。
【文章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论述的前提:共犯责任构造之厘清
三 行为共同说之本体批判
四 完全犯罪共同说之回归
(一)构成要件重合的范围
(二)部分犯罪共同说与完全犯罪共同说之选择
五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犯的本质--“共同”的含义[J]. 张明楷. 政治与法律. 2017(04)
[2]互联网共同犯罪中的意思联络[J]. 吕翰岳. 法学评论. 2017(02)
[3]不能用行为共同说解释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J]. 刘明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1)
[4]共谋的意义[J]. 桥爪隆,王昭武.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03)
[5]网络犯罪参与行为刑事责任模式的教义学塑造——共犯归责模式的回归[J]. 王霖. 政治与法律. 2016(09)
[6]战后日本刑法学的发展谱系及其课题[J]. 付立庆.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7]过失共同正犯研究[J]. 张伟. 清华法学. 2016(04)
[8]片面共犯肯定论的语义解释根据[J]. 李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2)
[9]行为共同理论之提倡[J]. 郭研,贾宇.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2)
[10]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犯罪共同说”抑或“行为共同说”[J]. 陆诗忠.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本文编号:2970754
【文章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论述的前提:共犯责任构造之厘清
三 行为共同说之本体批判
四 完全犯罪共同说之回归
(一)构成要件重合的范围
(二)部分犯罪共同说与完全犯罪共同说之选择
五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共犯的本质--“共同”的含义[J]. 张明楷. 政治与法律. 2017(04)
[2]互联网共同犯罪中的意思联络[J]. 吕翰岳. 法学评论. 2017(02)
[3]不能用行为共同说解释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J]. 刘明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1)
[4]共谋的意义[J]. 桥爪隆,王昭武.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03)
[5]网络犯罪参与行为刑事责任模式的教义学塑造——共犯归责模式的回归[J]. 王霖. 政治与法律. 2016(09)
[6]战后日本刑法学的发展谱系及其课题[J]. 付立庆.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7]过失共同正犯研究[J]. 张伟. 清华法学. 2016(04)
[8]片面共犯肯定论的语义解释根据[J]. 李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2)
[9]行为共同理论之提倡[J]. 郭研,贾宇.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2)
[10]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犯罪共同说”抑或“行为共同说”[J]. 陆诗忠.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本文编号:2970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297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