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1-03-02 13:57
从“纸馅儿包子案”到“双菱空调案”再到“鸿茅药酒案”,一系列损害商誉的案件引发了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广泛讨论。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消费模式的普及,实践中出现经营者利用互联网刷单炒信的案件。对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是否应当入罪,应当定为何罪,是否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适用空间,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理论和实践,梳理我国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保护理念,通过分析实践中面临的具体困境,尝试提出解决思路。文章一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刑法立法现状与刑法保护理念。目前,刑法对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保护缺乏系统性,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刑法保护必须借助其他法益。以保护的法益、犯罪行为表现以及保护方式为依据,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事法律规定分为专用罪名和非专用罪名。专用罪名是指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直接构成该罪,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提供的是直接保护;非专用罪名是指一般情况下,犯罪行为并不表现为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保护的法益主要不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但在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如果采取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方式实行犯罪,也可以...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事立法现状与刑法保护理念
第一节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事立法现状
一、专用罪名
二、非专用罪名
第二节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保护理念
一、秩序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强保护理念
第二章 我国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刑法保护的困境
第一节 罪与非罪的界限不清
一、合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不清
二、一般违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不清
第二节 专用罪名入罪标准模糊不清
一、间接故意是否可以构成本罪
二、虚伪事实的主客观认定标准
三、重大损失的认定范围
四、“他人”是否限于特定经营者
第三节 非专用罪名司法适用争议大
一、以刷单炒信方式贬损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定性争议
二、以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方式勒索财物的刑法定性争议
三、发布虚假广告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定性争议
四、假冒标志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定性争议
第三章 完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刑法保护的思考
第一节 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明确合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
二、明确一般违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
第二节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再解释
一、将贬损行为纳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客观方面
二、虚伪事实包括不正当增加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
第三节 非专用罪名罪数形态的认定
一、敲诈勒索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竞合
二、虚假广告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竞合
三、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的牵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教义学检讨[J]. 杨绪峰. 政治与法律. 2019(02)
[2]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四十年:历程、特征与展望[J]. 曹文泽,王迁. 法学. 2018(11)
[3]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规范解释[J]. 石聚航. 政治与法律. 2018(08)
[4]特定区域“扰序上访”刑事政策研究——以治理对策为解读视角[J]. 张龙.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6)
[5]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裁判规则实证研究[J]. 李明龙. 法制博览. 2018(09)
[6]知识产权刑法法益分析[J]. 谢焱. 北方法学. 2017(04)
[7]一个标签理论的现实化进路:刑法谦抑性的司法适用[J]. 简爱.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3)
[8]损害商誉罪适用研究:自舆论监督的视角[J]. 缪因知. 法治研究. 2017(02)
[9]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制裁思路——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条款[J]. 时斌. 政法论坛. 2016(01)
[10]商标、商标权与市场竞争——商标法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新探[J]. 李明德.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5)
硕士论文
[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疑难问题探究[D]. 高健.华东政法大学 2015
[2]损害商品声誉罪的疑难问题与司法认定[D]. 钱军.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59381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事立法现状与刑法保护理念
第一节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事立法现状
一、专用罪名
二、非专用罪名
第二节 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保护理念
一、秩序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强保护理念
第二章 我国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刑法保护的困境
第一节 罪与非罪的界限不清
一、合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不清
二、一般违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不清
第二节 专用罪名入罪标准模糊不清
一、间接故意是否可以构成本罪
二、虚伪事实的主客观认定标准
三、重大损失的认定范围
四、“他人”是否限于特定经营者
第三节 非专用罪名司法适用争议大
一、以刷单炒信方式贬损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定性争议
二、以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方式勒索财物的刑法定性争议
三、发布虚假广告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定性争议
四、假冒标志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刑法定性争议
第三章 完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刑法保护的思考
第一节 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明确合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
二、明确一般违法行为与刑法危害行为的界限
第二节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之再解释
一、将贬损行为纳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客观方面
二、虚伪事实包括不正当增加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
第三节 非专用罪名罪数形态的认定
一、敲诈勒索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竞合
二、虚假广告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竞合
三、假冒注册商标行为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的牵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教义学检讨[J]. 杨绪峰. 政治与法律. 2019(02)
[2]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四十年:历程、特征与展望[J]. 曹文泽,王迁. 法学. 2018(11)
[3]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规范解释[J]. 石聚航. 政治与法律. 2018(08)
[4]特定区域“扰序上访”刑事政策研究——以治理对策为解读视角[J]. 张龙.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6)
[5]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裁判规则实证研究[J]. 李明龙. 法制博览. 2018(09)
[6]知识产权刑法法益分析[J]. 谢焱. 北方法学. 2017(04)
[7]一个标签理论的现实化进路:刑法谦抑性的司法适用[J]. 简爱.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3)
[8]损害商誉罪适用研究:自舆论监督的视角[J]. 缪因知. 法治研究. 2017(02)
[9]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制裁思路——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条款[J]. 时斌. 政法论坛. 2016(01)
[10]商标、商标权与市场竞争——商标法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新探[J]. 李明德.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5)
硕士论文
[1]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疑难问题探究[D]. 高健.华东政法大学 2015
[2]损害商品声誉罪的疑难问题与司法认定[D]. 钱军.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59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05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