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制枪支走私的法律完善——以行政立法为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21-03-04 18:49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兴起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走私、贩卖枪支的现象大量增加,与之相伴随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在当前恐怖主义犯罪不断蔓延、社会风险不断升高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打击枪支走私的法律规制还存走私武器弹药鉴定难、网络环境的管控立法不完备、寄递物流相关立法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需进行完善。应完善枪源交易的安全立法、健全寄递物流监管的相关立法、明确枪支鉴定认定标准、完备涉案枪支及散件的收缴机制、加强枪支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等打防策略,以期构建规制枪支走私的合理机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与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来说,并不存在一个清晰明了的解决方案,以上提出的几种方案并非盖棺之论,更多的目的在于提出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索,这也是本文的题中之义。
【文章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2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想与现实:中国规制枪支走私的法律现状
三、反思与检讨:中国规制枪支走私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 走私武器弹药鉴定面临诸多难题
1. 法律依据不清晰。
2. 枪支散件鉴定难。
3. 整枪缺件鉴定难。
4. 仿真枪配件鉴定难。
5. 鉴定要求过于严苛。
6. 涉案弹药鉴定难。
7. 程序标准不统一。
(二) 对网络环境的管控立法不完备、不科学
(三) 寄递物流相关立法存在不足
(四) 侦查机关的侦查能力有待提高
四、消解与路径:中国规制枪支走私的法律完善
(一) 完善枪源交易的相关安全立法
(二) 健全寄递物流行业监管相关立法
1. 明确建立健全物流寄递业管控机制的具体方案。
2. 加强治安管控, 落实备案登记的具体途径。
3. 应强化危险物品、违禁物品的安全监督。
(三) 尽快完善枪支鉴定的法律依据
1. 加强鉴定工作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2. 提高鉴定规定的操作性。
3. 进一步明确玩具枪、仿真枪散件认定标准。
4. 统一检验鉴定程序及标准。
5. 加强对枪支及散件检验鉴定设备的投入与人员培训力度。
(四) 增设检查制度, 健全涉案枪支及散件收缴机制
(五) 加强枪支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
(六) 加强对外交流, 构建稳定的合作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贩枪犯罪的侦查与防控[J]. 安静瑶.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8(04)
[2]非法涉枪行为法律责任探析——以“两高”涉气枪、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为视角[J]. 周慧.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4)
[3]“互联网+”时代网络贩枪案件的特点与侦查实践探索[J]. 李松梅.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2)
[4]构成要素行政性标准的过罪化风险与防范[J]. 孙国祥. 法学. 2017(09)
[5]刑事诉讼法关于技术侦查措施规定中的模糊性语言及其限定研究[J]. 刘广三,李胥.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1)
[6]网络贩枪犯罪的防控对策[J]. 孟铮.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06)
[7]标准与法律的融合[J]. 柳经纬. 政法论坛. 2016(06)
[8]论网络贩枪的特点及防控对策[J]. 胡永正.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6(05)
[9]网络制贩枪支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研究——基于侦破一起特大网络制贩枪支案件的思考[J]. 柳林,沈小龙.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05)
[10]侦查协作的碎片化分析及其整体性治理模式[J]. 李晴晴.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06)
本文编号:3063715
【文章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21(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想与现实:中国规制枪支走私的法律现状
三、反思与检讨:中国规制枪支走私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 走私武器弹药鉴定面临诸多难题
1. 法律依据不清晰。
2. 枪支散件鉴定难。
3. 整枪缺件鉴定难。
4. 仿真枪配件鉴定难。
5. 鉴定要求过于严苛。
6. 涉案弹药鉴定难。
7. 程序标准不统一。
(二) 对网络环境的管控立法不完备、不科学
(三) 寄递物流相关立法存在不足
(四) 侦查机关的侦查能力有待提高
四、消解与路径:中国规制枪支走私的法律完善
(一) 完善枪源交易的相关安全立法
(二) 健全寄递物流行业监管相关立法
1. 明确建立健全物流寄递业管控机制的具体方案。
2. 加强治安管控, 落实备案登记的具体途径。
3. 应强化危险物品、违禁物品的安全监督。
(三) 尽快完善枪支鉴定的法律依据
1. 加强鉴定工作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2. 提高鉴定规定的操作性。
3. 进一步明确玩具枪、仿真枪散件认定标准。
4. 统一检验鉴定程序及标准。
5. 加强对枪支及散件检验鉴定设备的投入与人员培训力度。
(四) 增设检查制度, 健全涉案枪支及散件收缴机制
(五) 加强枪支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
(六) 加强对外交流, 构建稳定的合作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网络贩枪犯罪的侦查与防控[J]. 安静瑶.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8(04)
[2]非法涉枪行为法律责任探析——以“两高”涉气枪、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为视角[J]. 周慧.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4)
[3]“互联网+”时代网络贩枪案件的特点与侦查实践探索[J]. 李松梅.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2)
[4]构成要素行政性标准的过罪化风险与防范[J]. 孙国祥. 法学. 2017(09)
[5]刑事诉讼法关于技术侦查措施规定中的模糊性语言及其限定研究[J]. 刘广三,李胥.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01)
[6]网络贩枪犯罪的防控对策[J]. 孟铮.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06)
[7]标准与法律的融合[J]. 柳经纬. 政法论坛. 2016(06)
[8]论网络贩枪的特点及防控对策[J]. 胡永正.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6(05)
[9]网络制贩枪支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研究——基于侦破一起特大网络制贩枪支案件的思考[J]. 柳林,沈小龙.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05)
[10]侦查协作的碎片化分析及其整体性治理模式[J]. 李晴晴.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06)
本文编号:306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06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