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性认识的司法现状与路径选择——基于615份案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18:28
对615份案例样本的分析显示:违法性认识司法适用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合理的理论选择和科学的判断路径。解决此问题,应当明确违法性认识及其可能性对定罪量刑的影响,采取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来判断犯罪成立与否,并参考违法性认识的具体状况来决定是否量刑从轻,可以先以"契机+真诚查询或合理解释"的方法判断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是否存在,对于存在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再判断其是否足以影响量刑。
【文章来源】: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32(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违法性认识的司法现状
(一)案件情况及分析
1. 案件总体情况。
2. 违法性认识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3. 法官对违法性认识的判断情况。
4. 法官对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运用情况。
(二)违法性认识的司法现状反思
二、违法性认识的理论选择
(一)违法性认识的主流学说分析
1. 争锋相对的违法性认识不要说和必要说。
2. 妥协融合的自然犯、法定犯区别说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
(二)违法性认识及其可能性的体系地位
1. 犯罪成立(犯罪论)角度: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体系地位。
2. 量刑(刑罚论)角度:违法性认识的体系地位。
三、违法性认识的实践选择
(一)违法性认识及其可能性的证明责任分配
(二)违法性认识的判断路径
1. 先判断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再判断违法性认识。
2.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判断方法的选择。
3. 构建“契机+真诚查询或合理解释”的判断方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条主义与刑法解释中的实质判断——以赵春华持枪案为例的分析[J]. 劳东燕.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2]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的教义学分析[J]. 陈兴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3]法定犯时代的违法性认识错误[J]. 车浩. 清华法学. 2015(04)
[4]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立法体例下的实质解释[J]. 张明楷. 法商研究. 2013(04)
博士论文
[1]违法性认识的中国语境展开[D]. 李涛.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3785
【文章来源】: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32(0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违法性认识的司法现状
(一)案件情况及分析
1. 案件总体情况。
2. 违法性认识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3. 法官对违法性认识的判断情况。
4. 法官对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运用情况。
(二)违法性认识的司法现状反思
二、违法性认识的理论选择
(一)违法性认识的主流学说分析
1. 争锋相对的违法性认识不要说和必要说。
2. 妥协融合的自然犯、法定犯区别说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
(二)违法性认识及其可能性的体系地位
1. 犯罪成立(犯罪论)角度: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体系地位。
2. 量刑(刑罚论)角度:违法性认识的体系地位。
三、违法性认识的实践选择
(一)违法性认识及其可能性的证明责任分配
(二)违法性认识的判断路径
1. 先判断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再判断违法性认识。
2.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判断方法的选择。
3. 构建“契机+真诚查询或合理解释”的判断方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条主义与刑法解释中的实质判断——以赵春华持枪案为例的分析[J]. 劳东燕.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2]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的教义学分析[J]. 陈兴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3]法定犯时代的违法性认识错误[J]. 车浩. 清华法学. 2015(04)
[4]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立法体例下的实质解释[J]. 张明楷. 法商研究. 2013(04)
博士论文
[1]违法性认识的中国语境展开[D]. 李涛.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3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11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