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压力型司法与刑事拘留制度的改革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08 23:14
  刑事拘留制度的改革不能忽视我国压力型司法的现状,犯罪控制的压力、司法责任的压力以及系统外的压力共同造就了压力型司法,并由此产生了侦查强制措施体系的功能紊乱,其特征表现为逮捕中心主义与事实认定的前置以及责任规避与侦查拖延。而我国刑事拘留制度因为具有羁押性、可控性和灵活性而适应了压力型司法的运作逻辑。因此,改革刑事拘留制度首先需要矫正压力型司法,需要辩证看待刑事程序的自纠能力、完善刑事司法的绩效指标以及规范刑事司法的回应方式。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缘起:刑事拘留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歧
二、压力型司法:刑事拘留制度的运行背景
    (一) 犯罪控制的压力
        1. 以指标为基础的常态考核。
        2. 运动式执法中的定向指标。
        3. 政策嵌入与一票否决。
    (二) 司法责任的压力
        1. 排斥出罪化处理。
        2. 结果责任模式。
        3. 连带责任模式。
    (三) 刑事司法系统外的压力
        1. 外部舆情的输入。
        2. 信访体制的压力。
三、压力型司法下强制措施体系的功能紊乱
    (一) 逮捕中心主义与事实认定的前置
        1. 捕后程序的回转困难。
        2. 事实认定的前置。
    (二) 压力规避与侦查拖延
四、压力型司法下刑事拘留制度的适应性
    (一) 刑事拘留的羁押性
    (二) 刑事拘留的可控性
    (三) 刑事拘留的灵活性
五、“去压力化”下的刑事拘留制度改革
    (一) 压力型司法矫正的必要性
    (二) 压力型司法的矫正路径
        1. 辩证看待刑事程序的自纠能力。
        2. 完善刑事司法的绩效指标设计。
        3. 规范刑事司法的回应方式。
    (三) 去“压力化”下刑事拘留制度的改革框架



本文编号:3272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272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